黑龍江日報7月27日訊 打造產城融合的生態示范區,哈爾濱新區多方發力。近日,記者從哈爾濱新區農業農村局了解到,該局從嚴格控制農業面源污染入手,持續改善農村及區域水系沿岸生態環境。今年以來,重點圍繞肇蘭新河、松花江沿線和水源地保護區落實農業『三減』,化肥、除草劑以及殺蟲、殺菌劑畝均用量同比明顯減少,實現農業發展與生態保護雙贏。
據悉,新區大力實施水系種植結構調整,在轄區內呼蘭河、肇蘭新河沿岸500米范圍內13430畝耕地取消玉米種植,控制水稻種植,改種大豆、經濟作物等低肥少藥作物,大力發展有機綠色種植。
重點圍繞肇蘭新河、松花江沿線和水源地保護區落實農業『三減』。今年設置示范地塊20處,面積3.2388萬畝。發放節藥噴頭2000個、二化螟誘捕器500套、植物酵素2.627噸。通過使用節藥噴頭、生物防治、有機肥替代等方式,化肥畝均用量比2019年減少2%以上;除草劑畝均用量比2019年減少20%左右;殺蟲、殺菌劑畝均用量比2019年減少5%左右。
為減少農藥二次污染,在萬寶街道、樂業鎮、對青山鎮建立了農藥包裝物回收點10個,現已累計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10.3噸,並通過哈爾濱國環醫療固體廢物無害化集中處置中心有限公司進行無害化處理。
此外,新區通過劃定禁養區、規范適養區、推行資源化利用等措施,推進現代生態養殖。截至目前,全區畜禽存欄213.36萬只(頭),區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達到89%,高於省市要求4%。全區24個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達到100%。
針對散養戶糞污治理,新區結合肇蘭新河綜合整治,利用區城建計劃資金,為肇蘭新河沿岸散養戶建設糞污收集池188個。同時在肇蘭新河沿岸開展村民生活污水及畜禽糞便收集處理試點工作,建設1782個戶外廁所,方便養殖量較小的養殖戶將養殖糞便收集至廁所內。在距離肇蘭新河1000米處建設一個容積720立方米的糞污集中儲存池,以便散養戶糞污集中儲存發酵後還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