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搜 索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小鋪叮當,『手藝人』眼中有了光!——『足跡·決戰脫貧攻堅龍江答卷』
2020-07-27 15:43: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鄭通 遲亦達 劉星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7月27日訊(記者 鄭通 遲亦達 劉星馳)俗話說得好,家財萬貫,不如一技在身。對巴彥縣龍泉鎮仁河村村民張國瑞來說,如果不是扶貧乾部支招兒,空有一身好手藝不說,也許仍在為全家人的生計犯愁呢!

張國瑞忙著手裡的活計。東北網記者 鄭通 攝
張國瑞忙著手裡的活計。東北網記者 鄭通 攝

  藍底白字的牌子,整潔的銀色柵欄,院落裡擺放著幾部待修的農機……一頭白發的張國瑞戴著護目鏡,正在修理部忙著手裡活計,眼前焊光不時閃爍。

  『以前我就啥都愛捅鼓,電焊呀、修個家電啥的都行,也會修修農機。幾年前,幫扶乾部了解這些後,就幫我整了這個修理部。』今年55的張國瑞,一家六口人,因病致貧;通過開辦農機修理部,一年多年就實現了脫貧。

張國瑞向記者講述脫貧故事。東北網記者 鄭通 攝

  說起從前的那些日子,張大哥的眼神黯淡下來。妻子患兩種癌,不但常年要人照顧,還要經常去腫瘤醫院化療。為給母親治病,大兒子夫妻倆和小兒子都常年在外打工,孫子正上學,只能由張國瑞帶著。全家人住在50多平方的土房內,僅有16.9畝薄地,那過得真是昏天暗地,看不到一丁點兒希望。

國瑞農機家電修理部。東北網記者 鄭通 攝
小院兒乾淨整潔。東北網記者 鄭通 攝

  扶貧乾部入戶排查時,知道了老張家因病致貧的情況,就多次上門幫他想辦法走出困境。有一天,扶貧乾部又來到張國瑞家裡,地上堆放著的一些工具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電焊機、切割機、鑽孔機、萬能表……得知老張原來開過修理部,就琢磨著扶持他開個修理部:『你手藝還在不?要是沒扔,咱們就接著開一個咋樣!?』

  說乾就乾。在扶貧乾部的幫助下,建房子,添設備,僅用了不到一個月,一個面積50多平方米的小修理部很快就開張了。

  開業那天,扶貧乾部又給他定制了一塊牌匾:『國瑞農機具修理部』。入冬後,怕簡易房不保暖,還幫他安了鍋爐。

  有了營生兒,老張乾勁倍增。每天在店裡叮叮當當,忙得不亦樂乎。開業當年,就收入了1萬來塊。而村裡的鄉親們也因為家門口就能修農機、家電,感覺很便利。

  『手頭一下就寬綽多啦!覺得日子有奔頭兒了!』張國瑞高興地說,『咱農村人不怕苦累,就愁有勁兒沒處使,扶貧乾部給咱指了這個賺錢道兒,我一定要好好乾,別辜負了人家!』

  嘮著這些,張國瑞的眼中含著淚花。

  因戶施策,授之以漁,精准扶貧。老張家的脫貧故事,做出了很好的詮釋。

責任編輯:李玥

【專題】聚文明力量 促鄉村振興

【專題】足跡·決戰脫貧攻堅龍江答卷

【專題】黑龍江省推進鄉風文明建設

【專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