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7月28日訊 54歲的馮振國當了25年的糧食加工企業老板,沒想到今年卻走上了仕途。友誼縣工商聯召開四屆三次執委會議,他全票當選為友誼縣工商聯主席。這也是雙鴨山市首位企業家主席。
糧食加工是友誼縣的特色和優勢。目前,全縣共有規上企業17家,其中非公企業12家,糧食加工企業11家,佔比92%。優勢明顯但短板也突出:企業產品質量不高,產業規模小,大單接不了、品牌樹不住、產業做不大,企業承受風險能力較弱;產業鏈單一、發展不成熟,全部為糧食粗加工業,難以形成產業鏈集群,競爭力較弱;企業間溝通聯系少,沒有形成合力,面對市場風險不能合力應對。特別是受今年疫情影響,各企業訂單不同程度流失,發展舉步為艱。
『我2018年曾到廣東省佛山市掛職,佛山的工商聯(總商會)執委會主席就是由企業家擔任。當地商協會非常發達,跨行業企業之間經常相互交流,志同道合的企業會抱團發展。』今年3月剛到友誼縣任縣委書記的劉少坤說。
如何有效破解友誼縣非公企業發展難題?縣委縣政府決定借鑒珠三角等發達地區成功經驗,對工商聯領導班子進行改革,由非公企業代表人士擔任工商聯主席。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友誼縣工商聯(商會)領導班子改革工作方案》,成立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確立了改革目標。
經過領導小組全面調研,並征求相關部門和非公企業人士意見,新虹豐糧食經銷有限公司董事長馮振國被提名為工商聯主席人選。當然,企業家要經營自己的企業,不可能成天在工商聯上班。為了彌補這一不足,友誼縣特意為工商聯配備了專職的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負責處理日常事務。
企業家當了工商聯主席後,變化很明顯:首先是工商聯組織的凝聚力增強了,無論班子還是會員都更團結;其次是工商聯作用發揮得更好,馮振國就任後第一時間就帶領班子成員深入各企業調研,了解企業面臨的主要困難。他們積極與深圳市糧食集團有限公司進行溝通,爭取6萬噸水稻加工訂單,已初步達成合作意向。縣內幾家水稻加工企業也達成一致,決定共同完成6萬噸水稻加工任務,有力破解了民企單打獨斗的局面。
『這個月底我們就去深圳確定具體合作細節。』馮振國說,『我們7月初將糧食加工、糧食烘乾企業聚到一起,成立了大米商會,打破友誼縣民企沒有商會的局面。』
『過去工商聯是個很松散的組織,現在凝聚力、社會影響力都大大增強了。』劉少坤高興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