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8日訊 7月26日,記者從市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了解到,我市持續推進流程再造,大幅減少『多次跑』,以『一表制』、『一圖制』、『一窗制』改革為抓手,推進流程優化昇級,促進行政審批一次集中辦結。試點以來,累計一次辦結行政審批事項4萬餘件。
據了解,2017年以來,我市紮實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試點工作,通過深化流程再造、系統集成、職能歸並,不斷突破改革制約性因素,行政許可審批實現了從『多頭跑』、『多次跑』到『最多跑一次』的蛻變。經過三年多的實踐探索,試點改革的創新創業活力充分釋放。
據介紹,按照『一套材料、一表登記、一窗受理』的工作模式,我市推行企業審批登記『一表制』,梳理整合關聯度高的審批事項,減少、合並登記要件,市場主體通過一張表,即可完成工商、質監、稅務『一照三證』登記。在『一表制』登記審批的基礎上,推行『四證合一』登記模式,最大限度壓縮企業辦理加載注冊號、組織機構代碼、納稅人識別號、社會保險登記編碼『一照四碼』的營業執照時限,從國家規定的8.5個工作日壓縮至2個工作日。
同時,以建設項目審批『一圖制』改革為引領,強化投資項目審批鏈條集成化,通過聯審會辦、並聯審批,不斷提高審批效率。實行『一圖三會』,以規劃總平面圖、建築施工圖、地下管網圖為載體,組織相關部門『一圖會審』,避免項目單位重復提交、往返辦理。整合住建、規劃等部門及所有地下管線相關管理服務單位,成立市地下管網中心,對管線接入相關事宜進行『一窗受理、聯合審查、一站辦結』,管線接入審核辦理由原來需要跑6—7個部門、20多天縮減為1個環節、3天辦結。並在市涉企服務大廳、民生大廈設立審批事項綜合服務窗口,統一推行『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辦理模式。將工程建設項目從前期工作啟動到竣工驗收涉及的全部審批事項納入綜合窗口領辦,涉及企業的醫保、社保、公積金等政務服務事項推行綜窗辦理模式,受到企業的廣泛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