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大慶『智慧油田』漸行漸近
2020-07-29 08:46:13 來源:大慶日報  作者: 劉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7月29日訊 『叮鈴鈴……』7月24日,慶新油田第一采油作業區油水井運行一班班長沈立磊的手機突然響起,聽到響聲的他立刻叫上班裡的同事准備上井維修。

  原來,手機響聲並不是有人打來電話,而是系統發出的停井告警,通過智能生產預警系統下達工作指令,直接發到沈立磊的手機APP上,班組根據APP上的地圖位置,在60分鍾內趕到現場查看情況並以文字、語音、圖片、視頻的形式回傳反饋,維修完成後這口油井又重新進入故障診斷序列,形成單井運行情況的閉環管理、過程管控。

  『可別小看這個智能預警系統,它的應用解決了油田企業用工緊張、成本壓力大、提質增效難等影響油田生產開發和效益提昇的瓶頸問題。拿巡檢頻率為例,從原來的1天2次縮減到7天1次。系統運行以來,告警准確率達到95%,2019年累計發現停井、皮帶斷等故障5452井次,問題均得到及時處理,油井的時率和利用率提高到97.5%以上。』慶新油田數據管控中心責任工程師田野說。

  智能生產預警系統在油田中的應用,只是『智慧油田』建設中眾多應用場景的一個縮影。

  打造『智慧油田』不再『紙上談兵』。一體化智慧指揮體系的建設,讓『感、聯、智、用』渾然一體、形成合力;油田老區數字化改造煥發新活力,告別了50多年來人工操作的歷史;紅外全景成像預警雷達智能預警,化解國家能源安全風險。

   一體化智慧指揮體系,全面感知生產運行狀態

  創建『百年油田』,實現大慶油田可持續發展,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對油田勘探開發轉型昇級意義重大。作為油田『智慧大腦』的一體化智慧指揮體系,讓大慶油田向智能油田快速邁進。

  『我們這個智慧指揮體系,應用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形成了以公司級智慧指揮中心為核心、區域級管理單元為輔助的兩級智慧指揮層級。』油田公司生產運行與信息部數據管理科科長張萬裡介紹。

  以往汛期時,大慶地區極端天氣頻發、降雨量同比偏大,原油生產易受洪澇災害的影響,受淹區的生產恢復需要時間。而現在,可實時采集渠道流量、水位數據,自動預警報警,並根據水位和降雨情況自動推送泵站運行方案,加快水淹區域排水並達到恢復生產條件的速度,總體上提前2天時間。

  張萬裡告訴記者,油田生產離不開電力保障,停電將影響原油產量,建立立體化智慧指揮體系後,能夠對電力故障精准制定恢復供電方案,減少原油產量損失。

   聯網系統建設與應用,告別50多年人工操作

  老油區想要轉型昇級煥發新活力,更離不開現代信息技術的融入。

  采油三廠位於大慶油田薩北開發區,是一個開發了55年的老區采油廠,聯網系統試點建設與應用,給大家的工作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智能監控、問題巡檢、快速處理成為現實,隨之而來的是油田開發水平高了,生產管理模式變了,效率效益提昇了,勞動強度降低了。

  『50多年來野外現場手工錄取資料、手動調控水量和人工巡檢的歷史結束了,高效快捷的管理方式讓我們一線員工由衷地愛上了「新工區」。』提到井間站數字化改造,采油201工區書記趙鳳花和同事們樂得合不攏嘴。

  以前員工們想落實泵況問題井,需要電話匯報給技術工區,由技術工區通知保障二工區低壓班上井復測,測完反饋數據至少需要兩三天時間。現在員工們在電腦操作平臺上隨時能查看機采井連續的功圖、壓力、電流等數據動態變化,可以更快制定出個性化的油井配產和注水井配水方案,提高單井產量。

  再拿注水井的管理來說,過去需要員工分散到井口手動調節注水量,周期長,效率低。現在可以實時監測注水井、注入站的注入壓力和瞬時流量等參數,當需要調控注入量時,監控員在監控中心的電腦上直接設定,實現注水量遠程精准調整。

  信息化帶來的好處遠不止這些,無論是從生產管理還是油田開發等方面,各項指標都有很大提昇,數字化改革效果顯著,激發了大家的工作熱情。

   雷達智能指揮系統,打擊犯罪保能源安全

  保能源安全是『六保』任務之一,如何把保能源安全融入到智慧油田建設中,便成了采油四廠思考的問題。

  為此,采油四廠保衛大隊開始了紅外全景成像預警雷達智能指揮系統的建設,6座雷達基站和監控室主控設備,對油區內井、站、設備等進行全天候高清監控,實現了全廠油區全覆蓋。

  『雷達基站塔高35米,安裝兩個主要設備,一是紅外全景成像雷達,它以360°/秒的掃描速度對半徑3公裡內進行連續偵測,發現可疑目標會及時發出警示信號,同時自動引導雙光譜跟蹤儀定位成像,展現實時畫面。』采油四廠保衛大隊徐博禹介紹。

  雷達預警系統投入使用幾個月以來,有效打擊開井盜油、破壞油田設施等違法行為。

  『系統進入試運行階段就查獲一起涉油案件,當日20時許,指揮中心工作人員使用雷達發現在第一油礦轄區有幾人正在實施開井盜油,通過雷達主控系統和紅外監控系統精准把握了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和行動軌跡。』保衛大隊宣傳乾事趙霜說。

  保衛四分隊隊員迅速趕往現場,聯合公安機關將正在實施犯罪的兩名犯罪嫌疑人包圍起來。犯罪嫌疑人非常狡猾,隱藏在附近的蘆葦裡,結果在光電技術和雷達的精准定位下,最終還是被成功抓獲。

  雷達預警系統在打擊涉油犯罪確保能源安全上已初顯成效,截至目前,保衛人員利用雷達系統抓獲涉案人員23人、車輛13臺,及時發現和終止各類案件152起,回收原油約56噸。

  從數字油田到智能油田,再到智慧油田,大慶油田以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為依托,逐步實現油田的全面感知、預測預警、數據驅動、協同優化,『百年油田』建設『智慧』先行。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