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免費領游戲皮膚 『熊孩子』玩游戲被盜刷兩萬
2020-08-03 09:48:00 來源:大慶網  作者:范紅敏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8月3日訊 核心提示: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孩子迷上了網絡游戲,可孩子在娛樂之餘,風險也隨之而來,大慶市讓胡路區的『熊孩子』曉陽(化名),本想在網上領個免費的游戲『皮膚』,不料卻誤入騙子的圈套,致使家長微信中的2萬元錢被盜刷。7月30日,記者對此事進行了采訪。

  領游戲『皮膚』被盜兩萬

  曉陽,今年11歲,除了學習,他最大的愛好就是玩手機。

  7月份的一天,曉陽看到一個視頻裡說,可以免費領『和平精英』游戲的皮膚,反正也不花錢,曉陽就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添加了這個賬號。隨後,手機屏幕上出現了一個抽取游戲『皮膚』的界面和一個QQ群。

  曉陽進群後,有管理員主動和他聊天,詢問曉陽想要什麼樣的游戲『皮膚』。接著,對方以曉陽未成年為借口,需要用家長的微信進行認證,讓曉陽拿家長的手機掃描發來的二維碼,同時還要求開啟付款功能。

  曉陽掃碼後,微信顯示在異地登錄,對方稱只是為了保障微信賬戶安全,不會扣除其手機上的錢,曉陽對其深信不疑,並按照要求修改了支付密碼。

  結果,免費的游戲『皮膚』沒有等到,曉陽母親的手機卻收到了扣款短信,微信中被盜刷走2萬元錢。

  了解事情經過後,曉陽的母親趕緊向公安機關報了案。

  受騙者年齡普遍都較小

  龍南公安分局民警表示,近年來,全國發生了多起網絡游戲詐騙案件,不法分子在各大平臺發布虛假信息,以『低價出售或者免費贈送游戲皮膚、道具、游戲幣等』為由,吸引一些游戲玩家的注意。

  該類型案件的受騙者,多是熱愛手游且缺乏社會經驗、容易盲目信任網友的青少年,年齡普遍都較小。

  其實這種免費贈送的騙局非常簡單,由於是免費,所以很多不知所以的玩家,都會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去嘗試一下。

  當取得聯系之後,騙子會盯上你的微信或者QQ等社交賬號,通過盜取社交賬號以及支付密碼,變更綁定的手機號碼,再伺機自行轉賬、騙取錢財。

  同時,騙子還可以利用你的個人身份信息去做很多違法的勾當。

  游戲本身有輸贏,玩家們應該安安分分地去玩,不要貪圖這些小便宜,以免落入詐騙分子設下的圈套。

  不想被騙謹記這幾點

  民警提醒廣大網絡游戲愛好者,千萬不要輕易把自己微信及QQ的賬號密碼告訴他人,尤其對方讓你提供驗證碼時,務必格外小心,不要隨意轉發或點入不是經官方渠道發布的游戲鏈接,更不要輕易將個人信息填入。

  對明顯低於市場價格的優惠,要格外留意,在作出轉賬或消費決定前,應向官方網站進行了解,避免落入騙子的圈套。

  作為未成年玩家的家長,應該明確告誡孩子,不要沈迷游戲,並向他們講述騙子行騙的案例,警醒孩子不要輕信騙子的花言巧語。而且,家長要對自己的手機支付進行加密,並不時地更換密碼,防止孩子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使用手機消費。

  民警提醒廣大市民,雖然揭露了許多騙術手段,但騙子的手段也在提昇,所以要增強風險意識,提高警惕性,不要輕易付款給陌生人,不要輕易相信任何免費贈送。(文中當事人均為化名)

  相關鏈接:11歲男孩買游戲裝備被騙47000元

  今年4月25日,岳西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接到受害人張某(11歲)報警稱:在網絡上玩游戲時,被騙了47000元。

  據了解,受害人張某一直在家用他母親的手機上網課,偶爾也玩玩網絡游戲,期間結識一網絡『好友』。該『好友』以幫張某買游戲裝備為由,先後讓張某通過微信轉賬的方式,向其轉賬47000元,並讓張某將所有轉賬記錄及微信聊天記錄刪除,關鍵信息消失後,給案件偵破帶來很大困難。

  經受害人張某回憶,在玩網游時對方曾給自己打過電話,年紀在20歲左右,男性。通過大量線索縝密研判和分析後,民警鎖定湖南耒陽籍謝某,此人存在重大作案嫌疑。

  5月14日晚9時許,民警將嫌疑人謝某抓獲歸案,謝某對自己通過讓受害人購買游戲裝備的方式,向其轉賬47000元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犯罪嫌疑人謝某被公安機關依法采取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