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3日訊 在脫貧攻堅中,省法院駐綏濱縣富強鄉奮斗村工作隊認真履行駐村職責,圍繞『全脫貧、建小康』的目標,為奮斗村量身定制了民生、文化、黨建『三大扶貧套餐』,凸顯脫貧效果。
民生套餐,讓村民生活更加幸福。該工作隊圍繞『亮、水、美』三字做文章,通過改造飲水系統、打造亮化項目、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打造昇級民生套餐。其中針對村裡因沒路燈,村民天黑就睡覺的實際,投資30萬元,安裝了11盞照明路燈和16個監控點,解決了『黑』的問題。針對村民飲水有雜質的問題,工作隊投入專項扶貧資金新蓋了水房、水池、鍋爐,對該村的自來水系統進行了昇級改造。同時,又通過爭取對水管、水池等配套設施進行了建設,使村民喝上了『放心水』。為了解決村內環境髒亂差的問題,工作隊在2018年投入50萬元專項扶貧資金在村主要街道安裝鐵藝柵欄並修建路邊溝的基礎上,又於2019年完成了輔路1700米路邊溝建設,修建了蓮花池,為文化活動室鋪設了彩磚,使該村初步達到了美麗鄉村標准。
文化套餐,讓村民精氣神更加向上。堅持在『扶志』『治愚』上做文章。大力加強村裡的思想文化建設和民主法治建設,推進村民煥發新面貌。建立了愛心超市,為村民獻愛心,捐各類衣物鞋帽等生活用品,並購買籃球、羽毛球等。通過實施積分制帶動提高村民業餘文化生活質量。同時,還開展各種文體活動,組織村民用藝術的形式表達對黨的感激之情。堅持在扶貧文化陣地建設上做文章。針對黨員群眾活動無場所的問題,投入80餘萬元新建了265平方米的村民服務中心,使村民服務中心真正成為村民之家,成為對黨員和村民進行教育的陣地。堅持在文明法治上做文章。針對奮斗村內婚姻家庭、贍養老人、民間借貸擔保責任等矛盾較多問題,組織開展了法律扶貧普法宣傳活動,並對群眾提出的法律問題進行現場釋法答疑,將錄有《綏濱縣三十二條扶貧政策》50個解讀的隨身聽播放器贈送給貧困戶。
黨建套餐,讓支部堡壘更加有力。注重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幫助村、戶謀劃產業制定項目,引領貧困戶發展特色養殖、小菜園種植等符合民情實際的項目,並積極聯絡技能培訓、勞務輸出等惠民增收項目,拓寬貧困戶的就業渠道。注重激發示范力量。針對一些貧困戶、老黨員行動不便,工作隊便和村黨員不定期地將黨的政策和問候送到家中,讓他們足不出戶就能感受到黨的關懷和溫暖。幾年來,無論是村裡整理環境修建路邊溝,還是安裝鐵藝柵欄,黨員乾部都能帶頭挪出自家地方,讓工程順利進行。特別是在公益勞動、排澇減災等方面,處處都有黨員的身影。注重搭建公開平臺,幫助指導村『兩委』建立健全了黨務、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讓民主決策助力村級發展。兩年來,共公開清化收、基建項目等重大村務事項100餘件,形成了村裡大事村民們心裡明白、村乾部身上清白的良好態勢,使工作隊和黨員得到了群眾更廣泛的認可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