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搜 索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村民變身工人,百戶增收脫貧!——『足跡·決戰脫貧攻堅龍江答卷』
2020-08-04 14:20: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陳顯春 孫英鑫 劉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8月4日訊(記者陳顯春 孫英鑫 劉楠) 面團在面板上被?面杖前後一?,一插一抬,在烙餅鍋上順勢鋪開,兩秒左右筋餅熟了……在望奎縣廂白滿族鄉前惠五村筋餅車間內,女工們嫻熟的烙餅手藝讓記者看得眼花繚亂。一張筋餅從面團到成品出鍋,前後也就二十秒時間。

陳彥濱在筋餅車間查看生產情況。東北網記者 陳顯春 攝

脫貧戶丁德香正在烙制筋餅。東北網記者 陳顯春 攝

  『一個人一天能烙1600多張餅,掙一百多元,這個扶貧項目帶動許多貧困戶成功脫了貧!』省委統戰部駐前惠五村工作隊隊長陳彥濱說。

  『從前,前惠五村沒有村集體產業項目,發展村集體經濟缺少抓手,村民缺少就業增收的渠道。』陳彥濱說。扶貧工作隊對村情民情有了詳細的了解後,發動省統戰系統的優勢資源,幫助村集體謀劃產業參與鄉村發展建設。3年多來,工作隊驅車6萬多公裡,到省內10餘個市縣、30餘家機關事業單位及企業尋求項目支持和對接,先後打造了優質肉牛養殖、手工筋餅加工、笨榨豆油加工、光伏發電4個產業項目。『項目收益共帶動全村貧困戶實現增收600~1000元,有20戶貧困戶進企業就業,戶均增收3000~5000元。』

  『通過在這打工賺錢我脫貧了,家裡日子越過越好,姑娘大學畢業在天津找到工作了,真的沒啥後顧之懮了。』在筋餅車間裡,正在烙煎餅的脫貧戶丁德香如是說。她上了大半年班掙了2萬多元。在此之前,丁德香扔下70多歲的父母在外務工,很是放心不下。『後來工作隊給我打電話說你回來吧,咱村建了筋餅車間,每月3、4千沒問題,你照顧家裡的老人還方便!』就這樣她在家門口實現了『再就業』。

  在筋餅車間裡工作的前惠五村村民一共有50餘人,工資收入近80萬元,30戶貧困戶參與項目分紅,每年每戶600元。工作隊員張欣介紹:農民在村裡就業,除了能增加收入,歸屬感強了,自我價值也提昇了。

  抓生產,促銷售,前惠五村產的筋餅行情也一路看漲。7月1日,參加黑龍江廣播電視臺舉辦的『龍江有好貨』公益助農直播帶貨活動時,銷售2000單,銷售額40餘萬元;7月5日,參加『小康龍江』線上活動,銷售5萬單,銷售額120餘萬元。

  在前惠五村,通過發展集體經濟產業項目,帶動了全村165戶貧困戶脫貧。在鞏固提昇脫貧成效的同時,也為銜接鄉村振興儲備了發展動能。

責任編輯:楊禹

【專題】足跡·決戰脫貧攻堅龍江答卷

【專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