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7日訊 疫情可以說是商貿業的寒冬,大慶市讓胡路區在寒冬期間,積極出政策、想辦法,助力商戶企業快速『回血』,目前全區商貿業強勢復蘇,年底將實現正增長。
坐落在香港街的西華酒樓是大慶市的老字號餐飲企業,憑借著可容納50人同時就餐的『中華第一桌』,更是在全省聞名。今年,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西華酒樓改變經營策略,依托4輛便民外賣車,將菜品送到居民小區門口,創收創效。
『疫情初期,我們每天的營業額只有幾千塊錢,有的時候還上不了千,就是企業根本就沒法『活』下去了,現在有了這個餐車,通過擺地攤、做外賣,讓我們每天的營業額能夠達到上萬塊,現在我們企業能夠達到正常運轉。』西華酒樓總經理鄒薇薇說。
不僅西華酒樓通過轉型進行自救,品牌餐飲店京鴨堂更是在讓胡路區相關部門的幫扶下,在周邊商超內擺起了展銷臺,實現堂食、零售『齊步走』,有效保障企業運轉。
『為了能更好的走下去,能維持現金流穩定,現在這4家店連堂食加外擺,收益能達到110萬到120萬左右。』京鴨堂新潮店負責人賈文博說。
此外,大慶市讓胡路區還積極開拓門前經濟,有效促進商業企業經濟快復蘇。世奧生活廣場內的啤酒廣場,從7月初建成營業後,每天客流量都突破300人,營業額達到萬元以上。
『我們慢慢還要把其它地方擴成夜市形式,招租給部分商戶,促進市場經濟,增加就業崗位,我們設立100個攤位,能提供200個就業崗位。』世奧生活廣場夜市經理程義楠說。
目前,大慶市讓胡路區商貿業比照去年同期已恢復70%以上。隨著各項政策落地,讓胡路區商貿業受政策利好的形式在逐步釋放,向好速度顯著加快。
『未來我們預計全年商貿業增量,照去年同期增長2%以上,徹底把負增長扭轉到正增長。』區商務局副局長劉孝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