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8月10日訊 綠油油的黃瓜、韭菜、小白菜等蔬菜賣了一茬又一茬,從五六月份開始,大興安嶺加格達奇區田艷家溫室大棚裡的蔬菜長勢非常好,隔個兩三天就摘下一茬蔬菜裝車拉到城裡賣。『這多虧了地區來的科技特派員的技術指導。』田艷樂呵呵地說。
今年,大興安嶺地區結合脫貧攻堅工作的總體部署,選派30名科技特派員深入到33個村屯和管護區開展科技服務工作,這些科技特派員帶著技術、信息、資金等走進田間地頭,他們通過微信群、抖音專題號、快手視頻等手段,與服務對象建立廣泛的聯系,通過錄制和發送科普視頻等方式解決基層在備耕生產中遇到的技術難題。科技特派員何樹友在塔河縣管護區林場開展林下大球蓋菇人工栽培研究與示范項目。如今,塔河縣塔林林場管護區、繡豐林場管護區建立了2個大球蓋菇人工種植科技示范基地,供大家學習和實踐。目前,在科技特派員積極努力下,全區各地相繼建立了靈芝、毛尖蘑、羊肚菌等多個真菌養殖示范基地,白芍、返魂草和金蓮花等多個興安北藥種植科技示范基地。
據統計,僅今年上半年科技特派員開展線上線下指導269次,深入田間地頭現場指導143人次,舉辦技術培訓班4期,培訓技術人員73次人,建立產學研合作試驗基地2個,有效地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責任編輯:張廣義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