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銘記歷史繼往開來 『白山黑水尋「紅」記』走進白山市
2020-08-10 14:10: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8月10日訊 9日下午,立秋後的第二天,吉林省白山市綿綿細雨,『白山黑水尋「紅」記——東北三省網絡媒體大型主題聯合采訪』記者團一行來到白山市,參觀江源區烈士陵園、渾江區七道江會議舊址。

『白山黑水尋「紅」記采訪團在白山市江源區烈士陵園采訪。
『白山黑水尋「紅」記采訪團在七道江會議紀念館合影。

  江源區烈士陵園位於江源城區西側,始建於1995年。憑吊廣場由水泥地磚砌成共計2600平方米。這裡安葬著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副總司令、第二軍軍長王德泰和在解放戰爭『四保臨江』戰役及抗美援朝戰爭中壯烈犧牲的152名革命烈士。

采訪團在七道江會議舊址采訪。

  采訪團一行人拾階而上,細雨拍打著陵園內的地磚,兩側茂盛的樹木隨風搖曳。在居中的將軍雕像下,講解員講述了王德泰將軍的生平事跡。

在將軍雕像下,講解員講述王德泰將軍生平事跡。

  王德泰將軍在1932年春至1936年冬五年時間內,他帶領隊伍同日偽軍進行了30多次戰斗,給敵人以重挫,使敵人聞風喪膽。其中一次戰斗就是奶頭山大捷。1936年1月17日,日偽軍對奶頭山根據地發動了突襲。日軍帶領迫擊炮部隊、安圖縣治安隊四連和李道善的討伐隊等共計800多人,向奶頭山革命根據地大舉進攻。偵查員發現敵情後,王德泰在清點不足200人的隊伍後,決定打一場伏擊戰。

七道江會議紀念館展陳一角。

  接二連三爆炸的地雷、封鎖路口的機槍掃射……敵人剛進入根據地奶頭屯的咽喉要道——砬子口,就遇到了東北抗聯的伏擊。最終,王德泰充分發揮指揮纔能,擊退敵人數十次進攻,殲敵三百多人,繳獲了大批武器彈藥,取得了以少勝多的輝煌戰果。

  在白山市渾江區七道江會議舊址,記者團一行對會議室舊址立體沙盤、場景平面還原、弧形油畫以及多媒體影像展示等展陳參觀。1946年12月11日至14日,中共南滿分局、遼東軍區在七道江村召開會議,史稱『七道江會議』。七道江會議作出了堅持南滿,保衛臨江的正確決策,是扭轉南滿戰局的一次重要會議,為解放戰爭期間遼沈戰役乃至於整個東北戰場的全面勝利奠定了基礎。

  七道江會議紀念館館長范曉東告訴記者,該館作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8年5月份改陳昇級後,一年時間就接待了4萬人次的參觀,團體場次達到280餘場。

  銘記歷史,纔能繼往開來。紅色資源走出去的第一步,就是在自身建設上下功夫,大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范曉東表示,少年強則中國強,愛國主義教育更應向低年齡段普及,讓更多的青年人提高思想覺悟,這樣纔能對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

  東北三省聯合采訪團報道組文/圖

責任編輯:李玥

【專題】白山黑水尋『紅』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