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1日訊 8月10日,記者從市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了解到,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全市構建起『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自動化聯合獎懲工作格局,截至目前,認定誠信『紅名單』710條,失信被執行人、嚴重違法失信企業、海關失信認證企業等失信『黑名單』3671條,奮力打造『誠信牡丹江』品牌,助推營商環境優化。
據介紹,市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全面承接信用監管工作以來,牡丹江市建成了『信用牡丹江』網站和市信用信息共享平臺,與『信用黑龍江』網站和『信用中國』網站連接,將聯合獎懲功能嵌入市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對所有行政許可申請事項做到『逢辦必查、逢批必查』,迅速構建『信用狀況自動提示、紅黑名單自動觸發、獎懲措施在線顯示、獎懲結果及時反饋』的響應機制,實現了信用信息平臺由物理集成向智能集成的轉變,有效推動了守信聯合激勵、失信聯合懲戒的工作格局。
同時,紮實開展失信違諾專項治理。緊盯重點領域、重點單位,紮實做好政府失信違諾、司法執法環境、不作為亂作為和公職人員勾結『黑中介』及窗口服務等『五個專項清理整治』,將企業和群眾普遍反映強烈的『水電氣壟斷行業』納入專項整治。認真辦理營商環境投訴案件,去年以來共立案辦理營商環境投訴案件118件。全力推進『清賴行動』,成立『清賴行動』專班,印發《牡丹江市『清賴行動』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制定《關於全面做好2020年『清賴行動』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截至目前,整治金額達15億元,整治比例達75%。
此外,對受到行政處罰的行政相對人進行誠信教育,告知修復方法和流程,引導失信主體主動進行信用修復。並舉辦全市行政處罰信用修復培訓班,引導失信主體主動改正違法失信行為、消除社會不良影響、提昇自身信用水平、重塑良好信用形象。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64家市場主體在市營商局的指導和對申請材料的審核把關後經過信用修復『輕裝前進』重新回到正常生產經營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