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1日訊(記者 王春穎) 黑龍江省教育廳實施保障與策略雙向12345工作體系,全力保障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大局穩定。截至7月31日,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率提前完成教育部『9月1日前高校畢業生就業率不低於70%』的目標要求,位居全國前列。
在保障措施上,明確一個責任,明確黨政主要領導是就業工作第一責任人的主體責任,省教育廳廳長趙國剛同志親自抓就業,任高校穩就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明確實施『一把手』工程,高校書記校長要親自抓、親自管,要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就業。設立兩個專班,建立省、校兩級聯動大學生就業工作專班,建立定期例會、部門會商、省校聯動、日報告周通報月調度等工作機制,從3月起每月召開一次全省高校就業工作調度會,每周通報一次就業率。用好三支隊伍,充分調動和發揮就業專職人員、輔導員、導師三支隊伍的作用,實行『一對一、點對點、線對線、一生一策』,為每位學生確定指導教師,全程跟蹤指導服務。建立四級包保責任制,實施全員包保責任制,學校領導和職能部門包學院、學院領導包各系,系領導包一線教師,一線教師包學生,逐級下沈,壓實責任,層層傳導壓力。實行五個掛鉤,將就業工作與班子年度考核掛鉤,與乾部提拔使用掛鉤,與項目安排和資金分配掛鉤,與招生計劃分配掛鉤,與教師崗位津貼掛鉤,真正調動起全員參與就業的積極性。
在工作策略上,搭建一個平臺。全面推廣使用黑龍江省大學生就業創業服務平臺,為開展線上招聘活動提供了保證。依托平臺構建了全省高校廣泛參與、信息充分共享的龍江就業網絡『大市場』,積極整合國家平臺資源,省大學生就業平臺資源,各高校就業平臺資源,外省就業資源,省直部門就業資源等,網絡招聘不斷線、不打烊,落實教育部『24365全天候網上校園招聘』服務聯合行動和『百日衝刺』行動,累計推出省級主題網絡招聘活動210場,校園小型網絡招聘、空中雙選會5887場,累計發布就業信息300萬餘條。進一步優化群眾辦事流程,推出網上簽約、報到證網上審核、簽發等不見面服務,得到服務對象的肯定和好評。兩項工作並行。監督檢查與激勵獎補並行,一方面加大工作推進力度,劃撥就業工作專項獎補資金6000萬元,對就業工作的先進單位進行獎勵,並撥付600萬扶持民辦高校就業工作信息化建設;同時約談工作落後高校,督促就業工作落實(已約談30餘所高校『一把手』)。另一方面加大監督核查強度,開展三輪就業率核查,實名通報『擠水分』,嚴格落實教育部『四不准』要求,堅決杜絕學生『被就業』和『就業率摻水』現象。強調三個精准。一是精准推送,要求各高校建立精准推送機制,將各類招聘信息進行分類、加工、整理後精准推送給學生;二是精准指導,針對未就業畢業生分類『攻堅』。對『緩就業』『慢就業』群體,精准施策指導,加強家校聯動,促其觀念轉變、積極就業;對『就業難』群體,進一步強化校內職業技能培訓和就業指導,增強畢業生就業能力和競爭力。累計共享百餘門全省精品就業指導課程,分期、分類舉辦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就業創業指導在線培訓50餘場,累計培訓師生50萬餘人次,切實緩解畢業生就業焦慮,提昇畢業生就業能力;三是精准幫扶,細化『一人一策』方案,重點幫扶就業困難和湖北籍高校畢業生,精准實施優先就業策略,舉辦了東北三省2020屆湖北籍畢業生網絡專場招聘會活動,助力湖北籍畢業生就業,並對省內每名湖北籍2020屆高校畢業生給予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1000元。實施四項專題調研。面向用人單位、高校、畢業生和家長開展調研,科學研判就業形勢,分階段完成了4份有價值的調查報告,以問題為導向,有針對地破解疫情影響下就業工作的難點問題。堅持五個擴大。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3712人;擴大專昇本規模5600人;擴大學生參軍比例;擴大中小學教師招聘比例;擴大特崗教師等基層就業崗位規模,建立高校就業緩衝區項目,提供緩衝區就業崗位2237個;擴大學生創新創業支持力度,投入4400萬財政專項資金,支持和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重點建設20所省級『雙創』改革示范校和20個省級共享型示范基地,高校創業孵化園區全部免費開放,鼓勵更多大學生參與創新創業,以創業帶動一批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