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8月12日訊 文明的腳步一旦紮根,城市的變化日新月異。亮麗整潔的街道、安全通暢的交通、文明有禮的市民……跨入全國文明城市行列的哈爾濱,眾多元素融匯成城市文明『底色』,彰顯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成效。
今年是全國文明城市復牌考核和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總評大考的『雙考之年』,以創建為民的情懷、堅持不懈的努力、求真務實的作風,哈爾濱市正不斷豐富著文明城市的色彩與內涵,讓文明真正成為拉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澎湃新動力。
和諧宜居之城寫滿『獲得感』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為了讓人們更好地生活其中,不斷增強人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哈爾濱市牢牢把握這一核心內涵,始終圍繞『創建為民、創建利民、創建惠民』的根本宗旨,推出一批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實事工程,推動公共服務全面昇級。
『創城給百姓辦實事,老舊小區改造讓我們的獲得感滿滿。』在哈爾濱市道外區紅旗小區一區老舊小區改造現場,望著工人們忙碌的身影,想著居住環境即將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居民梁華充滿期待。
百姓的需求在哪裡,創城的目標就定在哪裡。面對全市老舊小區普遍存在的物業棄管、環境髒亂差等共性問題,今年,哈爾濱市繼續以創城為牽動,加大城市拆違和老舊小區集中改造力度。全年計劃改造老舊小區1500萬平方米,共涉及居民23萬戶。隨著改造工程的深入實施,越來越多的老舊小區退去了曾經的斑駁,整潔宜人的環境換來了百姓滿意的笑顏。
不僅是老舊小區改造,與民生相關的『天大小事』哈爾濱市都在持續發力。2019年,哈爾濱市累計拆除違建2萬餘處,近400萬平方米;解決1.9萬戶棚戶區改造逾期未回遷、20.6萬戶無法辦理產權證歷史遺留問題。改造老舊城市管網近102公裡,新增供熱能力700萬平方米,新建市內道路近200公裡,施劃停車泊位6.1萬個。主城區垃圾密閉運輸率達到10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幸福是什麼?對百姓來說或許就是從空氣清新、水清岸綠開始。近年來,哈爾濱市堅決打好打贏藍天碧水保衛戰,換來人居環境極大改善。2019年哈爾濱市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04天,松花江流域斷面水質優良比率超過國家標准23.1%。
硬件建設讓城有顏值,軟件建設讓城有品質。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的嵌入,讓城市管理更『智慧『。『放管服』改革的持續深入讓『辦事不求人』、『最多跑一次』成為政務服務的常態。在2019年度全國32個重點城市網上服務能力總體指數排名中,哈爾濱市由2018年度的全國排名第十躍昇為第六,『一網通辦』能力處於全國前列。
崇德向善之城志願之風蔚然
城市的文明,歸根究底就是人的文明,人心所向正是城市文明精神所聚。日前,一場道德模范暨疫情防控先進典型基層宣講活動在哈爾濱市舉行。5名來自基層的道德模范和疫情防控先進典型向與會人員講述了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忠誠履職、敬業親民,在社區志願服務中心系百姓、無私奉獻,在疫情防控面前敢於擔當、逆行而上的先進事跡。朴實誠摯的語言、鮮活感人的事例讓在場聽眾無不為之動容。
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哈爾濱市堅持從提昇市民文明素質入手,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先後湧現出以馬旭、孟廣彬、賈秀芳、謝尚威等為代表的一大批道德模范。在楷模的帶領下、在文明的感召下,越來越多市民加入到愛心奉獻的行列中來,崇德向善的精神在冰城蔚然成風。
在哈爾濱市道裡區海富康城C區卡點,每天都會看到大學生安鑫和她的母親以及年逾古稀的姥姥輪流值守的身影。『社區是防疫的關鍵,能作為志願者來為大家守護家園,我們覺得很光榮。』談起做志願者,安鑫的話語朴實而真誠。而安鑫一家祖孫三代投身志願服務的初衷正是哈市9萬志願者內心真實的寫照。
從城市到農村,從社區到街巷,從機場到車站,從醫院到家庭……在疫情防控期間,9萬名志願者的身影遍布冰城大地,在冰天雪地、烈日炎炎中無私奉獻守護著城市的平安。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哈市學雷鋒志願服務工作的成效、發展的態勢,得到了最真實的檢驗和最充分的體現。呈現出更加全民化、更加組織化、更加專業化、更加信息化的特點。』哈市文明辦一份統計數字顯示,防控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全市參與志願服務隊總數3405支,志願者人數93392人,參與志願服務活動40餘萬人次。一大批擁有不同專業技能的志願者按需求配置資源、精准對接,更表明哈市志願服務實現由數量向質量的轉變。
厚植文化之城素養從心迸發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猶如指揮棒,推動人的素質全面提昇、文明素養從心迸發。
哈爾濱市通過文化創城形成創城文化,群眾外化於行、內化於心,積極參與,成為創城的主力軍。
走進哈爾濱市各大公園廣場,以道德長廊、文化標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為主題的指示牌和景觀形式多樣,交相輝映構成一幅文明和諧畫卷。
在哈爾濱街頭巷尾,各類音樂活動讓城市處處是舞臺、時時有歌聲;打造的39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城市注入『紅色力量』;元宵節猜燈謎、端午節賽龍舟等活動,更是用傳統文化氤氳核心價值觀。
紅色文化、傳統文化、歐陸文化、音樂文化、冰雪文化,加之黑土文化、闖關東文化、金源文化在哈爾濱交匯成『城市文化』,帶動城市品質氣質不斷『拉昇』和『蝶變』。
近日出臺的《哈爾濱市繁榮夜間經濟實施方案》更是讓『夜經濟』成為哈爾濱城市文明的新亮點,成為文明創建的新發力點。
在和諧穩定的城市氛圍中,文明有禮的市民更為文明城市『添彩』。為充分發揮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優勢,在疫情防控期間,哈爾濱市廣泛動員群眾參與愛國衛生運動,發布垃圾分類動員令,為全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營造出良好社會環境。
在號召之下,市民主動參與『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公益行動,自覺革除各種危害健康、污染環境的不文明、不衛生行為,樹立講文明、講衛生、防疾病的良好習慣;積極推進『文明餐桌、公筷行動』『垃圾分類』和愛國衛生運動,遵守社會公德,愛護花草樹木,維護市容環境,爭做文明守禮好市民;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提倡綠色環保出行,有序停放共享單車、拒絕酒後駕車,爭做文明出行倡導者、引領者、實踐者,以千千萬萬個乾淨整潔的『小環境』構建美麗和諧的社會『大環境』。
文明於人,是沈淀的品德;文明於哈爾濱,已成為城市執著的精神追求。文明創建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哈爾濱始終保持永遠在路上的姿態,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