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搜 索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產業扶貧,『扶』出一個美麗鄉村!——『足跡·決戰脫貧攻堅龍江答卷』
2020-08-12 15:32:37 來源:東北網  作者:陳顯春 孫英鑫 劉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8月12日訊(記者 陳顯春 孫英鑫 劉楠)車輛駛進望奎縣後三鄉正蘭前三村的歐式大門,眼前頓時開闊起來:柏油路面油黑?亮,路兩側由花草、榆樹牆和樹木組成的綠化帶錯落有致,令人賞心悅目。

張淑梅家的房前掛著脫貧光榮證。東北網記者 陳顯春 攝

  『村裡兩條主乾路(2公裡瀝青路面)是工作隊新修的,此外工作隊還協調相關部門幫助修建路邊石1200延長米,把約1.5公裡通鄉公路由4米拓寬到6米,同時對破損路面進行修復硬化2500平方米。』走在嶄新的柏油路上,省應急管理廳駐望奎縣後三鄉正蘭前三村工作隊隊長尹宇洲說,『正蘭前三村先後多次迎接國家和省市精准扶貧、美麗鄉村建設、基層黨建等方面的專項檢查,得到認可。』

尹宇洲在蔬菜大棚裡查看辣椒長勢。東北網記者 陳顯春 攝

  村容整潔,讓百姓的心裡亮堂了;而扶貧產業的興起,更幫他們走上了脫貧致富快車道,有了實實在在的收獲感。目前,正蘭前三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已經全部脫貧。

  『扶貧要有好的產業帶動,產業發展起來了纔能實現長久脫貧。』尹宇洲介紹說。幾年來,前三村堅持以產業脫貧、靠產業致富的理念,讓精准脫貧產業立得住、叫得響、推得開,貧困戶真正從中借力受益。

  在村中的『扶貧大棚』裡記者看到,辣椒青翠欲滴,已到了采摘期。據尹宇洲介紹,兩棟溫室大棚是2017建的,同時還建有蔬菜大棚30棟,以發包形式對外出租,12萬元承包費由村集體和貧困戶按4:6比例分配。棚室產業能帶動貧困戶25戶,戶均增收1800元;同時設置公益崗位6個,戶均增收4500元。

  在正蘭前三村翻身屯,脫貧戶沈廣福告訴記者:『工作隊來了之後建起了大棚種蔬菜,我家每年都能分到1800元錢,再加上其他收入,現在已經成功脫貧翻了身!』

  村民張淑梅也是棚室經濟的受益者,不過最近她心情不是太好。原來她做了右腿小腿截肢手術,剛出院半個月。『眼瞅著地裡有活乾不了,乾著急!』尹宇洲安慰她說:『你的低保很快就批下來了,村裡再幫你辦殘疾證,國家會有一些政策照顧,有政府作為你的後盾就放心吧,這病不會讓你返貧的!』

  聞聽此言,張淑梅眉頭慢慢舒展開:我是糖尿病綜合征,工作隊左一趟來右一趟來幫我們家,不僅有大棚收入可以分紅,還一直在關心我的病情,真的很感動!

  尹宇洲說,目前正蘭前三村農業種植以玉米為主,下一步將重點在調整產業結構上做文章。今年試種了40畝板藍根,已經和中藥商簽訂了合同,如果秋收效果好,來年擴大種植面積,為村民增收致富再增添一份保障。

責任編輯:李玥

【專題】足跡·決戰脫貧攻堅龍江答卷

【專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