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3日訊 順暢和諧的交通秩序,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在全國文明城市常態化建設中,我市積極倡導『關愛生命,文明出行』理念,廣泛開展文明交通行為教育、進一步完善安全和管理設施、大力整治交通秩序、切實強化社會監督,形成了文明交通人人參與、全民共建、社會共治的良好氛圍。
『您好,騎摩托車必須要戴安全頭盔。』『大娘,您看,現在是紅燈,即使車流小,您也不能硬闖,這樣做既違反了交通法規,自己也不安全啊。』……連日來,伊美公安分局交警大隊不斷加大路面管控力度,強化交通違法整治,突出整治行人不走斑馬線,快遞、外賣電動車、摩托車無牌無證、不戴安全頭盔、佔道、搶行等交通違規違法行為。並組織違章駕駛員走上交通道口,當一次交通文明勸導志願者,勸導各種交通違法行為,通過這種方式讓駕駛員更好地遵守交通法律法規,做一名文明交通的踐行者和宣傳員。
這只是我市交警部門開展專項整治、打造文明交通的一個剪影。為進一步規范和培養交通參與者的文明交通意識,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以來,市交警支隊一以貫之地一手抓突出問題整治,一手抓文明交通宣傳,以提高廣大交通參與者文明出行、守法出行的自覺性。
有效整合伊美、烏翠、友好大隊聯勤機動隊伍和支隊勤務隊伍,充分發揮中心區視頻監控系統的科技作用,增加醫院、社區、市場等重點部位巡邏密度、頻次,並將車輛亂停亂放較為集中的昇輝市場北門、花園路、泓江市場周邊路段列為嚴管路段。結合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實際,以中心城區為重點,組織開展了提昇城市交通文明專項行動,通過在新興大街沿線、六中、實驗小學路段等重點區域設置高峰崗,對行人和非機動車闖紅燈、亂穿馬路,機動車不禮讓行人等不文明交通違法行為進行現場教育、查處。根據指揮中心大數據分析,排查中心區擁堵路口,在當前青山大街施工的不利因素影響下,為了確保過境的大型車輛安全、有序通行,提前對周邊道路進行踏查,認真規劃行車路線,確定了黎明路、新興大街、迎賓路等6條繞行線路,要求施工單位在繞行路線沿線設置道路施工、繞行指示等交通標志20餘個。科學調整新興大街信號燈東西走向時間,指引車輛按照指定路線有序通行,減少道路擁堵。針對中心區大壩活動人群增多的實際,進一步優化了回龍灣大街綠波快速通行配時,降低綠波時速至每小時50公裡,保障行人通行安全。
持續開展文明行為養成教育,市交警支隊聯合相關單位和部門共同舉辦了『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贈送頭盔儀式和『少年兒童安全教育雲課堂』直播活動,達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在各類新聞媒體和官方微博、微信平臺設立『曝光臺』,向社會公開曝光不禮讓斑馬線、行人翻越護欄、闖紅燈等不文明行為,在全社會大力倡導文明出行、和諧交通的良好風尚。
出租車、公交車是城市文明形象的流動『名片』,整潔的車容車貌、禮貌的問候語,能夠讓市民和游客於細微之處感受到和煦的文明春風。我市交通部門和公交部門從各自工作實際出發,全力提昇出租車、公交車行業文明服務水平,展示窗口行業靚麗風采,助推我市全國文明城市常態化建設。
市交通運輸局強化出租汽車行業管理,連續5年開展了『創文明城市、展的士風采』主題活動,有力提昇了出租車行業的文明素質。進一步提昇出租車行業品質,教育引導出租車駕駛員遵守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牢固樹立『乘客至上、服務第一』的經營服務理念,樹立『愛我伊春、愛我交通、爭做文明出租汽車』的大局意識,消除不文明陋習,傳播出租汽車文明運營服務的正能量,截至目前,我市共評選出星級文明出租汽車80臺。進一步規范出租汽車經營行為,采取日常稽查與重點稽查相結合、白天稽查與夜間稽查相結合的方式,重點檢查出租車有無異地營運、擅自改色、拒載、甩客、宰客、不按規定使用計價器、繞道行駛、車容車貌不整、標志標識不全、無服務監督卡等違法違規行為,有力淨化了出租車市場,出租車駕駛員規范運營意識得到進一步提昇。
市公共汽車公司組織檢查人員上線,隨機檢查駕駛員超速、服務態度差、未佩戴工卡、語言不文明、斑馬線前不主動禮讓行人、無序進站停靠等不文明行為,對發現的問題現場進行整改。積極開展愛國衛生志願服務活動,對伊美區、烏翠區、友好區、南岔縣的所有公交站點、站亭進行擦洗,清理衛生死角、更換破損公益廣告、維修破損站亭站牌。開展『禮讓行人、文明交通』志願服務活動,在伊美區中心路段,對車輛不禮讓斑馬線、行人闖紅燈等不文明交通行為進行及時勸導教育,進一步增強了市民的文明交通意識。
文明交通,關系著每一個人的安全,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讓我們行動起來,樹立文明出行理念,讓文明交通成為一種習慣,時刻為我們的生命安全、和諧生活保駕護航,為全國文明城市常態化建設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