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6日訊(記者 王亮 許諾 陳顯春)『上個世紀70年代,父親上山走到哪都領著我,一路撿著子彈殼,並介紹東北抗聯的故事。80年代,我則開始搜集東北抗聯文物,到現在已搜集近100件了。』59歲的肖文軍聲情並茂,向記者介紹他的父親肖玉堂與抗聯的故事。

日前,『白山黑水尋「紅」記東北三省網絡媒體大型主題聯合采訪團一行日前來到靖宇縣三道湖鎮,見到了抗聯後代肖文軍。
肖文軍告訴記者,他的父親肖玉堂並非抗聯戰士,而是當時的甲長——一直與敵人小心周旋,偷偷給東北抗聯輸送給養和物資。
當時,日偽軍采取『集甲並屯』的方式,以圖切斷東北抗聯的給養。肖文軍告訴記者,他們家是東溝村的第一戶,父親肖玉堂於1919年出生,一直在村裡擔任『甲長』。集甲並屯後,肖玉堂又利用『屯長』的身份經常向抗聯戰士輸送給養。
為了切斷村民與東北抗聯的聯系,日偽軍的管控相當嚴格。『村民日常去山裡砍柴,只允許帶一個大餅子出村,衣服也不允許多帶。』肖文軍說,為了躲避敵人,肖玉堂想盡了辦法,在林中偷偷開墾過5畝地,種植好糧食,通過遞暗號等方式告訴抗聯秋天到哪裡去收割。常用的辦法還有,通過柵欄往外扔土豆等糧食,待找借口出村後把糧食收集在一起,擺放到隱秘位置,再想辦法通知抗聯隊伍取走。
肖文軍表示,父親肖玉堂告訴過他,給抗聯戰士往密營送東西時,一聽到槍響就要終止行動跑回村,這是抗聯隊伍為了保護村民提前約定好的,槍響意味著村民已經被敵人跟蹤了。回到村裡後,外出的村民不可避免的被盤問或者毆打。

肖文軍告訴記者,上個世紀70年代,在父親肖玉堂的引領下,他陪著父親相繼找到楊靖宇戰斗遺址遺跡十多處,有抗聯戰壕、暗堡,也有日偽臨時指揮部、瞭望塔等。
受到肖玉堂和東北抗聯的影響,肖文軍的叔叔成年後報名參了軍,並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而肖文軍則致力於搜集東北抗聯文物,並捐給當地文化場館,讓東北抗聯精神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