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哈爾濱
搜 索
老舊小區改造進行時 記者走進工程示范小區河松小區一期
2020-08-17 10:58:07 來源:生活報  作者:王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生活報8月17日訊 哈市從今年起對2000年前建成的老舊小區進行大面積改造,今年哈市年度計劃改造老舊小區1500萬平方米,涉及居民23萬戶。截至目前,首批21個改造項目已全部進入施工階段。黑樓道還有沒有,屋面滲水和保暖問題解決了嗎,居民對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滿不滿意?12日,記者走進了老舊小區改造的示范小區河松小區(一期),現場實查改造工程的情況。

  相關負責人:

  改造後解決五個民生難題

  據哈市老舊小區改造總指揮部的相關負責人介紹,改造項目包羅萬象,除了政府投資的公共空間和外立面的改造之外,還包括室內供水管線、室內排水管線、室內供熱管線和暖氣片、自用門窗、加裝電梯、加裝水氣熱等智能計量表,業主分擔成本費用。增建運營項目9項,根據老舊小區客觀條件,科學整合利用公共空間和資源,建設社區服務用房、地上或地下停車場、養老、托幼、便民商超、公廁、公共充電樁、物流配送設施、物業管理用房等。該負責人說:『第一批改造結束後,還有第二批改造工程的跟進,目前,哈市170餘個第二批改造項目的施工招標圖設計已完成,施工招標圖已提交各區。』

  小區改造分三步

  第一步,舊貌換新顏,舊小區穿新衣;

  第二步,小區變花園,新建花壇和停車場;

  第三步,改造排水和供暖兩項配套設施。

  改造後解決五個民生難題

  1.解決屋面滲漏、牆體保溫、建築立面和單元門殘破、黑樓道、吃水難、排水堵塞等問題,滿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2.配建微型消防站及消防取水設施,開展智慧社區試點,對具備條件的小區,增設視頻監控、車輛閘機、智能門禁、一鍵呼救、電子巡更等智能化管理服務設施;

  3.解決小區停車困難問題,優先闢建地下停車場、新建地上停車樓;

  4.解決生命通道堵塞問題,保證消防、醫療救護等應急車輛能夠直接到達小區內每棟建築;

  5.對具備條件的小區通過增植綠化的方式,實現小區半封閉和封閉式管理。

  記者走進示范小區河松小區一期

  河松一期改造內容共20項

  政府出資項目共18項

  包括屋面防水、屋面保溫、外牆保溫、外牆粉刷、單元門窗更換、樓道照明設施、樓道內部牆體踏步樓體扶手維修和粉刷、雨漏管更換、庭院封閉、庭院照明、庭院綠化、庭院硬化、增設健身器材、安防監控、道路維修、施劃地面停車泊位線、增設無障礙設施、垃圾分類轉運設施;

  專營單位配套項目共2項

  包括室外排水管線1864米,室外供熱管線901米。

  『現在河松小區改造工程已全面開建,小區一天一個樣,居民們高興,我們也覺得欣慰。』12日,在承接河松小區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的哈爾濱建工建設有限公司項目部負責人張大力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河松小區一期。記者看到,改造工程正在進行中,腳手架都搭建起來,警示標志放置在醒目位置,建築工人在緊張地施工。施工人員說,這是為牆體外立面安裝保溫板。『這棟樓以前屋裡溫度總上不去,因為樓面不保溫,今年冬天就不用再遭罪了。』居民趙大媽說。記者看到,現在外牆體都完成了清理,『等保溫板安裝完畢後,重新粉刷成黃色,與樓體原來的顏色相同。』張大力說。

  302棟1單元302室的曹大爺夫婦倆已經在小區內居住了二十多年,『近些年,樓裡的單元門、窗戶都出現損壞,小區內道路和踏步等破爛不堪,頂樓和屋面漏雨。看到開工我們很高興,改造項目可以說是面面俱到。』

  張大力說,這次改造不僅恢復小區的使用功能,增加休閑功能、改善居住環境也是一個重要內容,之後這裡會出現一個個小花園,並將對庭院空間進行科學規劃,保證居民有存車的空間,還要保證消防通道的通暢。

  『改造就是要把老的變成新的,而且要堅持高標准,保證相當一段時間內樓體完好和耐用。』當天,張部長帶記者來到302棟六單元,該單元基本上完成了樓道和居民樓基礎設置改造。記者看到單元門是新換的對講防盜單元門,樓道裡雪白的牆面,牆上有新建的電線盒。『老舊小區設備較為陳舊,沒有預留線路通道,牆上密布線路,這次改造把所有線路都嵌入牆體,牆上還預留線盒,為增項預留布線的空間。』此外,樓道窗戶是新換的塑鋼窗,扶手也要重新油漆一遍。『到那時你再來看,基本上就是一個剛剛進戶的新小區。』張大力說。

  頂樓的劉先生說,他對這次改造深有感觸,以前他家屋面漏雨,這次改造首先就解決頂棚防水的問題,施工人員加班加點50天,『改造後,這幾天經常有雨,房子卻沒再漏過,我對改造效果相當的滿意。』

  張大力說,建築防滲一直是技術難題,做整體防水不管是物業還是居民都沒有這個能力,這次舊房改造政府就注意到這個問題,把頂棚的防水作為改造重點。

  采訪時,剛買菜回家的居民張大媽和記者說:『小區改造是好事,我們全都支持,施工方特別注意時間安排,不影響居民晚上休息。』在施工現場,記者看到了明顯的警示標志,每個單元門都加設了防護板,以免高空墜物傷人。

  居民:這是民心工程感謝你們

  據介紹,改造工程工期短,施工環境復雜,現場施工人員為了盡快將工程交付給居民使用,連續50多天未回家並且加班至深夜。哈爾濱建工建設有限公司項目部的負責人張大力說,5月末項目部正式入駐河松小區進場,施工初期遇到了很多困難,在建設單位、執法局、社區、物業、小區居民等多方的積極配合及幫助下,順利渡過了最艱難的施工階段。

  『剛開工時,小區樓下停的到處都是車,施工人員提前在單元門上張貼通知,在車輛上放施工提示,給車主打電話通知,用了很多辦法想要清理出一條無阻的施工道路,但是仍有很多人不予理會。有一天,22時許材料進場,從小區大門口到材料堆放場地差不多有近120輛車,我們給車主打電話挪車,車輛清理完以後已經是晚上2點左右了,材料卸完天已經大亮了。』張大力說。

  小區內307棟是復式樓,二層有消防連廊,一些居民將自家位置的連廊做了封閉裝修,將『共有的』變成了『自家的』,改造項目開始後執法局將這些違建全部拆除。前幾天連續下暴雨,307棟一戶居民的消防連廊因為當初違建將排水口全部封死,雨水流進了屋內把地板泡了。『雨停後,該住戶找到我們要求給予賠償,我們給他講清楚問題產生的原因,住戶仍然不理解,我們多次溝通後幫他做了排水處理。』張大力說。

  308棟201室只有一位大娘長期在家,外牆保溫施工需要挪動外掛空調機,施工人員得知情況後主動安排工人無償將外掛空調機挪走。

  『301棟5單元502室在我們內牆施工完成後更換了自家進戶門,我們無償進行了住戶內外的封堵、抹灰、刮防水膩子等維修工作。』張大力說:『類似的事情每天都會發生,現在工程已經過半,改造成效立竿見影,居民看在眼裡,他們給施工人員寫來感謝信,給施工人員送水送冷飲。』

  采訪中,居民們紛紛表示:『這是民心工程,改造家園提昇生活品質,感謝你們,我們願意配合工作,希望嶄新面貌的小區早日出現。』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