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7日訊(記者 遲亦達 鄭通 王原龍) 歌聲飄蕩在鄉間的公路上,村民們聚精會神的看著被稻子舞動襯托得格外美麗的的百姓大舞臺,一旁的標准籃球場上孩子們正在揮灑汗水……這就是8月的午後,記者在哈爾濱市通河縣富林鎮長興村村黨支部看到的畫面。

『你看大舞臺這兒是熱鬧,文明實踐所那就安靜了。』富林鎮黨委書記戰曉宇告訴記者。

來到富林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內,一些村民們在閱讀室內讀書。戰曉宇介紹說,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以建築面積300平方米的鎮文化站為平臺,打造特色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設有志願者服務室、圖書閱覽室、活動及授課宣講大廳。備有各類圖書刊物,同時也配備了學習宣傳、志願活動、文體活動用的電子屏、音響、服裝、用具等設備。

該鎮依托『百科新知大講堂』宣講平臺,廣泛開展形勢政策宣講、普及法律活動。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開展一系列道德實踐評選活動,引導群眾大興勤儉、孝賢、友善之風,曬家風、傳家訓,突出傳統美德引領。圍繞傳統節日,組織舉辦務類文藝演出和文化活動,這些活動吸引大批群眾參與和觀看,好評如潮。

富林鎮廣泛動員社會各方力量積極參與志願服務活動,積極組織成立文明實踐志願者隊伍,成立了富林鎮新時代新志願服務隊總隊,另在所轄12個村各設志願服務分隊。在鎮精神文明實踐所的引導下,自志願者服務隊伍成立以來,積極開展了環境衛生整治、慰問老黨員、老乾部以及留守兒童和困難家庭等志願服務活動。
富林鎮不只打造美麗鄉村建設強鄉,還大力發展通河縣標志農產品榛子產業。記者來到富林鎮長興村長生大果榛子精准扶貧基地,一片深綠色撞進記者眼簾,勞作的村民穿插其中。村民們告訴記者,大榛子豐果期近50年,是真正的一次投入,終生受益的產業。發展大榛子種植即可增加農民收入,又可進行深加工發展配套產業,更可以造林綠化改善生態環境。據悉,該基地為本村16名貧困人口提供就業增收崗位,年務工收入在2000元以上,實現產業帶動、精准扶貧、永久脫貧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