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8日訊(記者 王亮 霍梟涵 王明菲)紅光滿面,精神煥發,說起來話來滔滔不絕……第一眼看到李輝的時候,很難想象這是一個曾經遭遇意外而一蹶不振的人。

李輝是撫遠市通江鄉團結村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2013年,因粉碎飼料時不慎被粉碎機割傷而失去右手,在村『兩委』和工作隊的幫扶下,他憑著堅韌的毅力和戰勝貧困的決心發展庭院經濟和養殖業,最終成功增收脫貧。
回想起當年的情形,李輝說道,手術花了五萬元,身體和心理承受了巨大痛苦,妻子有慢性病,女兒剛上小學,自己一度覺得生活無望,經常靠喝酒來麻醉自己。
村支書劉復連告訴記者,2016年李輝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後,村兩委、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等多次與之談心,講解政策,了解困難,使其漸漸地改變了悲觀情緒,對未來生活鼓起了勇氣。
扶貧先扶志。村兩委、工作隊和幫扶人根據李輝意願和家庭環境精准施策,重點幫扶,幫他家修建了豬捨,幫扶人為其購買了一頭母豬、50只雞雛,計劃發展畜禽養殖來擺脫生活困境。
組織上的援手極大激發了李輝的主觀能動性。他沒有『等靠要』的想法,而是借力發力,向親屬籌集了一些資金又購買了3頭仔豬、100只雞雛、50只鴨雛和50只鵝雛。除了開展家庭養殖業,他還在自留地裡搭起了蔬菜大棚,種植應季蔬菜和甜玉米。年底豬、雞等家禽出欄,除去成本,獲利6000餘元;在蔬菜方面,每天早上2點夫婦兩人采摘蔬菜,5點到市裡早市進行銷售蔬菜,銷售蔬菜和甜玉米收入就達2萬元。
辛勤付出,換來的是收獲的喜悅。2019年,李輝家的人均收入達到了兩萬餘元,徹底告別了貧困。李輝還告訴記者說,今年他繼續擴大了畜禽養殖規模,種植蔬菜15畝,預計種植、養殖兩項收入超4萬多元。
政府幫扶引進門,脫貧致富靠個人。『正是有了黨的扶貧好政策和工作隊、村領導及幫扶人的幫助和鼓勵,我纔過上了今天這樣的好日子。今後一定要加倍努力乾,不辜負大家的期望!』李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