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8日訊(記者 劉嘉 王原龍)小河東村位於齊齊哈爾市富裕縣龍安橋鎮西南部,2018年脫貧摘帽。為鞏固脫貧成果,全村利用豐富的蘆葦資源發展壯大蘆葦編織產業使很多貧困戶增加了收入,過去被付之一炬當柴火燒的蘆葦,現在成了真金白銀的『財富』。



小河東村黨支部書記李向玉向記者介紹,全村除了種養殖、務工外,大力發展蘆葦加工業,從2018年至今,已帶動全村700多人從事蘆葦產品加工銷售。通過加工蘆葦產品,每個產品收入為1.6元,每人每天可加工20多個蘆葦產品,每月增加收入近千元。

劉春華是龍安橋鎮小河東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018年劉春華一家脫貧後,村裡免費發給她一臺蘆葦編織機並請專業老師向她傳授蘆葦編織技術。劉春華說:『在家呆著沒事加工葦簾掙點零花錢,一天能打30多片,一月能進1000多元錢,一年能收入1萬多元,除了添補家用,生活條件也提高了不少。』
村民脫貧的同時,小河東村制定並完善了『一約四會』制度(即村規民約,民主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禁毒禁賭會),設立移風易俗紅黑榜。以倡導推行『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喜事小辦或不辦、文明理事』為切入點,紮實開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尚行動,提昇了全鎮居民對移風易俗的認識。

今年,小河東村成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共有志願者46名,修建一座大舞臺,改造340平方米的群眾之家作為活動場地。小河東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設有農民大講堂、文化活動區和志願者服務工作站等。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具有承接會議,召開培訓學習、文化活動、榜樣評比、『一約四會』評議等活動的功能。依托志願服務隊,開展以鄉土文化、種養能人、熱心公益三大方面為主要內容的文明實踐活動。
隨著鄉村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推進,鄉村家風民風、文化生活、人居環境日益美起來,全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