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搜 索
白山黑水尋『紅』記——抗戰專家、館長、講解員共同探討紅色資源如何走出『深閨』
2020-08-19 14:51:00 來源:中國吉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白山黑水尋『紅』記,東北三省網絡媒體大型主題聯合采訪第三天,采訪團走進了『四保臨江』戰役紀念館,見證了解放戰爭的慘烈;在陳雲舊居紀念館,體會了革命前輩生活的艱苦;在江源區革命烈士陵園中王德泰將軍雕塑下,了解了抗聯將軍的悲壯;在七道江會議紀念館,感受了革命先烈們的偉大思想。

  紅色資源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在吉林省境內有近700處重要革命遺址遺跡,如何讓這些紅色資源走出『深閨』?采訪團多日來采訪專家、館長、講解員等,共同探索出路。

  傳承紅色資源,從娃娃抓起

  在探討如何讓紅色資源更廣泛的普及時,多位專家和從業人員都談到了從青少年抓起。楊靖宇將軍殉國地的講解員王孟瑤說,希望有更多孩子走進楊靖宇將軍紀念館,『在青少年中間普及抗聯英雄的事跡,讓他們充分了解東北的抗戰歷史,我覺得更有意義。』

  陳雲舊居紀念館館長孫韌說,目前館內年接待參觀者4萬餘人,主要是青少年學生、旅游團體、各種紅色培訓基地等,『這是我們非常滿意的一種情況,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加強青少年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讓青少年更了解那段歷史,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精神去引導他們,努力學習,不斷拼搏,為新時代的繁榮發展努力奮斗。』

  七道江會議紀念館館長范曉東也談到,很多年輕人對那段歷史不夠了解,所以讓紅色資源走出『深閨』,應該從娃娃抓起,『向低年齡層次普及愛國主義教育,讓他們銘記歷史,繼往開來,纔能對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

  加強自身建設,強化服務意識

  讓更多人走進東北革命遺址遺跡,讓更多人了解東北抗戰歷史、解放歷史,也需要這些場館加強自身的建設,七道江會議紀念館館長范曉東說:『發展我們地方紅色旅游事業,首先要加強自身建設,「你若芳香,蝴蝶自來」,然後和各部門、各行業聯動,擴大對外宣傳,行使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職能作用。』

  四保臨江館長劉江則強調了服務意識的加強:『在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方面,我們建立了「一挖掘二服務一講堂」工作法,深入挖掘紅色文化,不斷豐富基地紅色教育內容,如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內容。除提供「點餐」式服務和「移動」式服務外,還打通「最後一公裡」,將基地課程做成PPT,送到農村、社區、校園、軍營,讓更多群眾學習紅色知識。』

  深入研究挖掘,傳承抗聯精神

  想讓東北的紅色資源走得更遠,那麼所有東北人都應該以身作則,深入研究、挖掘紅色資源。江源區革命烈士陵園的講解員,從事這個職業已經多年,為了更好地講解王德泰將軍的故事,她翻閱了大量的資源,充分了解東北抗日聯軍的歷史,她說,想讓別人關注咱們的革命歷史,那麼首先自己要有充分的了解,『王德泰將軍和抗聯戰士的故事非常動人,每次講解到最後我都忍不住要落淚,只有感動自己,纔能感動別人。』

  靖宇縣政協文教委副主任、抗聯專家王德金是土生土長的靖宇人,從小就聽著楊靖宇的故事長大,他說:『每個靖宇人都有濃重的英雄情懷,這也算是我們靖宇人獨有的文化自信。但是將軍身上有太多模糊不清的歷史謎團,將軍在我們這裡壯烈殉國,我們就有責任要把將軍的生平事跡搞清楚,這是我們靖宇人不可推卸的使命和擔當。』只有充分了解楊靖宇將軍,了解抗戰歷史,纔能對得起將軍拋灑的熱血,纔對得起靖宇這個名字,纔能更好的傳承這種不朽的精神。

  東北三省聯合采訪團報道組文/圖

責任編輯:強銳

【專題】白山黑水尋『紅』記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