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白山黑水尋『紅』記東北三省網絡媒體大型主題聯合采訪團走進楊靖宇將軍殉國地,聽靖宇縣委黨校老師們講述英雄的故事,從中汲取前行的精神力量。
聆聽《走進密營》走進抗聯戰士的艱苦生活
在楊靖宇將軍殉國地的前導區,采訪團來到仿建的『密營』,一邊參觀,一邊聽靖宇縣委黨校老師張志衛深情地講述《走進密營》,采訪團一行仿佛回到了當年楊靖宇將軍和戰士們在艱苦條件下浴血奮戰,抵抗侵略的日子。天氣惡劣,缺衣少糧,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抗聯將士仍然憑借頑強意志,戰斗到最後一刻。

楊靖宇將軍和抗聯的故事讓采訪團記者產生了強烈共鳴,大家紛紛拿起錄音、錄像設備,記錄下近一個世紀前的烽火歲月。
靖宇縣委黨校老師講述楊靖宇犧牲前最後的故事
在楊靖宇犧牲的常青樹下,靖宇縣委黨校教師王曉光講述了『楊靖宇將軍犧牲前的五天五夜』的故事,她詳細描繪了楊靖宇戰斗至最後直到英勇犧牲的細節:1940年2月,楊靖宇將軍與敵人經過激烈的交戰,終因寡不敵眾,被敵彈射中胸膛,高大的身軀便仰面倒在大樹旁,時間定格在1940年2月23日,終年35歲,這棵大樹就是常青樹所在的地方。

楊靖宇生前最後的戰斗,是他用自己的頑強堅持與絕對信仰呼喚中國人,只要大家團結一致,堅持到底,就一定會獲得勝利。這是楊靖宇精神的核心,也是楊靖宇區別於其他近代民族英雄的地方。楊靖宇精神為我們這個民族留下了不滅的信仰,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留下了種子與希望,為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每一個人都是英雄永生的見證

楊靖宇將軍犧牲時年僅35歲,他與戰友們把他們的一生都獻給了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但他們在民族的豐碑上獲得了永生,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其永生的見證者,傳承並弘揚紅色基因就是為了從英雄身上汲取更為強大的精神力量伴我們前行。
采訪團的記者表示,楊靖宇和他的戰友們身上展現出的偉大的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永遠是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強大精神動力。
東北三省聯合采訪團報道組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