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搜 索
東北三省抗戰遺跡如何保護開發?愛國主義教育要系統挖掘東北抗聯精神
2020-08-19 15:18:00 來源:中國吉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銘記民族歷史,傳承紅色基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總書記強調:『要加強抗戰遺跡保護開發,發揮各類抗戰紀念設施作用,為開展抗戰研究、展示研究成果、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提供陣地。』我省以及遼寧、黑龍江境內現有很多重要革命文物遺跡,大量抗戰遺址遺跡資源珍貴,充分挖掘東北抗聯精神的時代動能,弘揚東北抗聯精神將具有歷史性意義。

  全國政協委員劉廣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提出了『建設抗聯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議,吉林省作為東北抗戰的重要戰場,現有上百處珍貴的抗戰遺跡資源,如果能夠系統性地進行開發,並聯合黑龍江、遼寧共同繪制抗聯紅色路線圖,打造東北抗聯教育旅游研學路線,可以用東北抗聯精神為東北全面振興凝氣聚力、提振信心,傳承抗聯紅色基因,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全國政協委員劉廣關注東北抗聯遺址遺跡

  東北抗日聯軍在惡劣的自然環境與殘酷的敵人進行了長達14年的艱苦戰斗,為了傳承抗戰精神,全國政協委員劉廣在2020年全國兩會上提出了設立『建設抗聯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議,提議將2月20日定為『東北抗聯紀念日』;成立東北抗聯紀念館聯盟;倡議國家申請將東北抗聯遺址遺跡集體納入世界記憶遺產;修建抗聯主題廣場;拍攝《重走東北抗聯路》紀錄片。

  這已經是他第二次在全國兩會上帶來關於東北抗戰遺跡的建議,2019年全國兩會上,劉廣就曾建議在吉林省白山市靖宇縣設立『國家級東北抗聯紅色革命教育基地』。同年全國政協委員支建華在全國兩會上建議在吉林省建立東北抗聯紀念館。

  我省政協委員持續關注東北抗聯精神挖掘

  吉林省有大量珍貴的抗戰遺跡。2019年6月,長白山池南區漫江村民兵連長陳文序和村民上山采野菜時發現了石頭城牆工事,後證實此處是大規模的抗戰遺址群,命名為『老黑河遺址』。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視,多次組織相關專家進行現場踏查和論證,認為此遺址群對見證抗聯歷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是省內發現的多處抗聯遺址其中之一。

  今年1月吉林省委宣傳部、吉林省委黨史研究室、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廳聯合印發的通知顯示,《吉林省革命舊址名錄(第一批)》共登記269處革命舊址,《吉林省東北抗日聯軍舊址名錄(第一批)》共登記133處抗聯舊址,《吉林省館藏珍貴革命文物名錄》共登記珍貴革命文物724件/套。

  在今年1月吉林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上,省政協委員、吉林省新媒體協會執行秘書長周景超,提出了關於東北抗聯遺址遺跡保護開發利用工程的建議,提出了需要重視頂層設計,讓立法先行;東北三省需要打通資源,共享協同發展;挖掘東北抗聯紅色資源融合生態綠色資源白色資源協同共享創新發展;保護開發利用東北抗聯遺址遺跡工程,打造東北抗聯教育旅游研學路線圖;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推動東北抗聯精神薪火相承、代代相傳。

  吉林省臨江市副市長劉文豐提出品紅色旅游路線,整合紅色歷史資源的建議。吉林省委黨校黨建研究室副主任、副教授仲海濤則認為在開發抗聯遺址遺跡方面,應該高舉東北抗聯旗幟,加快推進紅、綠、白融合旅游發展模式。

  近年來我省代表委員在省兩會上針對紅色資源保護、開發和利用以及東北抗聯精神的挖掘,提出了包括《傳承抗聯精神發展紅色旅游》《中國靖宇東北抗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東北抗聯紅色革命教育基地》《實施東北抗聯遺址遺跡保護開發利用工程》《傳承抗聯精神發展紅色旅游》《整合我省紅色教育資源,打造全國示范性紅色教育基地》《建設東北抗聯紅色革命基地》《助力長白山躋身全國紅色名山之列》《設立『紅色教育月』》《加強紅色旅游資源融合促進紅色文化發展》《打造具有東北特色的紅色教育培訓基地》等多項建議。

   吉林省最新發布《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實施意見》

  在我省代表委員多年建言獻策的推動之下,2020年4月28日,中共吉林省委辦公廳、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通知中提出拓展文物價值傳播渠道,支持建設以革命舊址、革命文物和英雄人物等為題材的博物館。發揮博物館弘揚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陣地作用,加強省內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建設,將文物保護利用常識納入中小學教育體系,完善中小學生利用博物館學習長效機制。

  加強革命文物,特別是抗聯文物的調查、發掘與研究;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在吉林、延邊、通化、白山等抗聯遺址密集地區,組織實施紅石砬子抗日根據地、七道江會議舊址、東北抗聯一二軍會師紀念地等一批具有示范引領意義的抗聯遺址保護利用工程。加強博物館館藏革命文物保護與利用,重點支持吉林革命軍事館和重點地區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建設,實施紅色文化旅游提昇工程,推動革命文物保護利用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旅游產業相結合,開展紅色文化旅游提昇工程,加強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建設,加快培育一批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儲備項目,切實組織做好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新一輪申報和建設工作。完善『抗聯精神傳承線』『抗聯烽火銘記線』和『致敬國門線』等三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推介一批以革命文物為主題的博物館研學體驗線路。

   多省聯動,系統性開發東北三省紅色資源勢在必行

  東北三省有著豐富的抗戰資源,了解並保護好東北的抗聯遺址遺跡,讓其能夠更長久地給後來人以革命教育是一項重要工作。而如今東北各地的這些烽火記憶卻大多以點為單位,散落在各地沒有形成體系,這既不利於東北抗聯歷史的研究,更不利於繼承和發揚這種紅色基因。

  如果能夠系統性地保護開發利用規劃,並聯合遼寧、黑龍江兩地東北抗聯遺址遺跡資源,實施保護開發利用立法等系列工程,對廣大黨員乾部、青少年和全社會進行革命教育、愛國主義和理想信念教育,研學紅色旅游資源開發,充分挖掘東北抗聯精神的時代動能,弘揚東北抗聯精神將具有歷史性意義。以東北三省抗聯遺址遺跡為線索,繪制起抗聯遺址紅色地圖,深入推進發掘紅色資源,生動講述抗聯故事,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更有利於弘揚革命精神和東北抗聯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提昇文物保護利用水平。

  吉林省政協委員周景超說,東北全面振興不僅僅是產業互通,更應該在文化資源上實現連接共享,把東北三省東北抗聯遺址遺跡連接共享、協同保護開發利用,充分挖掘東北抗聯精神的時代動能。正像全國政協委員劉廣說的那樣,通過『紅農結合』『紅鄉結合』等方式,有血有肉地展現抗聯精神所覆蓋的東北老工業基地人文生態圈,打造超級紅色IP集合,建設全國紅色文化旅游創新發展品牌。

  傳承紅色基因,開發東北抗聯教育旅游研學游路線圖具有現實意義

  為了更好地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在『十二五』規劃期間,中央決定將紅色旅游內容進行拓展。吉林省文旅廳深度挖掘紅色精神內涵,發揚紅色傳統,2015年8月打造3條吉林抗聯主題紅色旅游線路;2018年7月首批吉林省東北抗聯紅色教育基地誕生;2019年9月吉林省大學生舉行『紅色旅游行?築夢之旅』活動,沿著『抗聯精神傳承線』和『抗戰烽火銘記線』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黑龍江省也行動起來,2020年1月,黑龍江文化和旅游工作會議上,提出了開發抗聯遺址等文物精品旅游線路,打造紅色旅游精品線路的計劃;2019年10月,黑龍江五大連池市朝陽山東北抗聯遺址群成『黑龍江省中共黨史教育基地』……但這些抗聯路線與旅游的結合缺乏系統性的深度合作。

  對此,東北網副總編輯高長利表示,深度聚焦東北三省抗戰遺址遺跡題材具有重大意義,東北網將與中國吉林網一起推動關注東北抗聯精神的挖掘,攜手挖掘保護東北三省紅色資源。對於開發利用東北抗聯遺址遺跡,讓紅色資源融合東北的綠水青山生態綠色資源、冰天雪地的白色資源,打造東北抗聯教育旅游研學路線圖的提議,他表示贊同,這也將對東北振興提供強大的產業支橕。讓紅色基因傳承融匯於文旅研學、愛國主義教育之中。

  記者手記>>

  喚醒植根於東北大地最能凝氣聚力的東北抗聯精神就是強大的文化力量,充分挖掘東北抗聯精神的時代動能,樹立敢於勝利的堅定信念、捨小為大的全局意識、攻堅克難的擔當精神、因地制宜的科學態度、為民靠民的群眾觀念,都是抗聯精神蘊含的寶貴財富,具有超越時空的永恆價值,在新時代弘揚偉大抗聯精神,對於振興東北具有重大意義。未來本網將聯動遼寧省、黑龍江省媒體,共話東北抗聯遺址遺跡保護開發利用工程,推進東北抗聯遺址遺跡教育旅游研學路線的開發。

   中國吉林網吉刻APP記者殷維

責任編輯:強銳

【專題】白山黑水尋『紅』記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