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搜 索
委員專家暢談東北抗聯遺址遺跡保護開發利用 東北三省協同創新發展勢在必行
2020-08-19 15:31:00 來源:中國吉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近年來,吉林省在發揮抗聯遺址遺跡宣教功能方面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省內12家單位被命名首批東北抗聯紅色教育基地,吉林省境內現有近700處重要革命文物遺跡。如何保護好這些抗戰遺址遺跡,如何開發利用規劃好遺址遺跡資源,如何讓東北抗聯精神為東北全面振興凝氣聚力呢?

  1月11日,中國吉林網『2020吉林兩會直播間』繼續進行,本次直播邀請到了幾位特別嘉賓:

  吉林省政協委員、臨江市副市長劉文豐;

  中共吉林省委黨校黨建教研部副主任仲海濤副教授;

  吉林省政協委員、吉林省新媒體協會執行秘書長周景超。

  發掘:精品紅色旅游路線整合紅色歷史資源

  說起吉林省內的紅色資源,就不得不提起臨江市。

  作為一座革命老區且旅游前景廣闊的城市,臨江市開發紅色教育資源優勢得天獨厚,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紅色旅游、異國風情、生態觀光、冰雪度假等十六個大旅游板塊和精品旅游線路。近年來,臨江市深入挖掘紅色資源、積極開發紅色文化,奏響了一曲優美的紅色主旋律。

  『目前我們臨江市圍繞全域旅游為中心,把紅色旅游和全域旅游融合發展,在開發中注重保護,在保護中開發。我們在保護的過程當中加大投入,讓現有的紅色資源能夠得到更好的利用,我們還有6家培訓機構在不斷地開發新的紅色線路,去年參與相關培訓的人員就達到了7500人次。應該說這些旅游線路的開發、旅游資源的開發,都在把整個臨江的紅色資源引導出來,讓更多的人了解臨江、走進臨江。』

  談起臨江市的紅色旅游發展,劉文豐副市長很是興奮,驕傲之色躍於臉上,而對於臨江紅色資源在未來的布局上,她更是信心滿滿。

  『在下一步的工作當中,我們主要有三個融合。與文史資料相融合,加強文史資料的開發力度和挖掘力度;與教育相融合,開展研學活動,走進校園,讓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最後就是各個部門之間的融合,加大宣傳力度,把我們的紅色旅游打造好,讓更多的人走進臨江。』

  聚焦:東北抗聯的研究工作成就斐然

  東北抗聯精神能夠為東北全面振興凝氣聚力,在長達14年的艱難歲月中,東北抗日聯軍艱苦卓絕的偉大斗爭精神歷久彌新。

  仲海濤教授用自身的視角回顧了過去幾年我省東北抗聯的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就,他感嘆道,之所以有這麼多科研課題立項,背後體現了國家對抗聯文化的愈發重視。

  『近年來吉林省關於東北抗聯的研究工作取得的成就愈加輝煌,以科研課題立項來說,我們吉林省立項的國家級抗聯課題越來越多,而且層次越來越高。比如,2015年吉林省委黨校立項了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托項目,2016年吉林省社科院立項了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還有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的幾位教授,都有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立項,我本人的東北抗聯遺址遺跡價值與保護開發研究也立項了中國博士後基金面上資助項目。』

  談及吉林省內的東北抗聯遺址遺跡,仲海濤教授頗感驕傲的同時也對如何繼續深入挖掘上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見。

  『我曾寫過一個建議,高舉東北抗聯旗幟,加快推進紅、綠、白融合旅游發展模式,怎麼講呢?紅色旅游很熱,但只搞紅色旅游,缺乏吸引力。只看自然景觀缺少文化內涵,所以要借鑒井岡山、延安等地經驗,將紅色旅游、自然資源與冰雪旅游結合。我們吉林省尤其具備這樣的現實條件,一些重要的抗聯遺址遺跡恰恰是在我們省自然資源、旅游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在區域上具有高度趨同性,為我們開展特色旅游提供了一個優質的現實條件。』

  提案:打造東北抗聯教育旅游研學路線圖

  周景超委員,他今年的提案是《關於實施東北抗聯遺址遺跡保護開發利用工程打造東北抗聯教育旅游研學路線圖的建議》。提案中的建議有哪些著力點?他與廣大網友分享了自己的調研結果。

  『從調研結果來看,東北的紅色資源尤其是東北抗聯的遺址遺跡,目前處在一個需要保護的關鍵期。』和上述兩位同行感受類似,周景超委員特別強調,從振興東北和東北三省區域協同的角度來講,是否能夠加強頂層設計,從立法層面將其納入到規劃之中是重中之重。

  他表示,振興東北從區位地理來看,不僅要在產業上進行融合,更要在文化資源的融會貫通基礎上,形成整體的線路圖。『從東北三省整體聯動上來看,如果吉林、遼寧、黑龍江能夠在東北抗聯精神上深入挖掘、傳承內涵,在整個工程的協同實施規劃上形成一個合力,互相串聯起來,那麼無論是從它的影響力,還是從紅色基因傳承方面都能起到卓越的效果,這種一盤棋的思路是格外需要重視的著力點。』

  最後,周景超委員再次贊同了仲教授的看法並給予補充,『要發揮生態資源優勢,以紅色資源作為引領,融合生態綠色資源,再將寒地冰雪白色資源並聯,真正地把紅色基因的傳承融合到我們的產業創新中與新動能的轉換上,形成一種驅動力。』

  圓桌暢談:如何將眾多優勢集中發力?

  周景超委員所說的『合力』一詞引起了嘉賓的共鳴。如何將眾多優勢集中發力?

  『我認為還是要形成一種濃厚的社會氛圍,從宣傳層面來講,我們媒體應該廣泛積極地去宣傳東北抗聯精神,從而形成全社會關注的共識。』周景超委員首先表示,社會各界人士都應該多多呼吁、多多關注,把它納到日程上來。

  仲海濤教授接過話題繼續補充道:『沒錯,其次我們再從最通俗的思維上考慮這個問題,想把它利用好,怎麼辦?那就得重視,怎麼纔能重視?就得要有價值,所以最根本的問題,還是要充分挖掘、論證東北抗聯遺址遺跡的重要價值所在,然後再利用新媒體在全社會宣傳,這種意識是第一位的。』

  劉文豐副市長則從另一個角度進行了詳細剖析,『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它跟咱們的紅色旅游怎麼融合?我覺得咱們的優勢真是無與倫比,我認為我們可以開發一些類似於林海雪原的紅色旅游的那種線路,既能讓學員到林海雪原當中去感受當時抗聯的艱苦,也能欣賞冰天雪地的美景。我覺得這些融合也能吸引這些游客和培訓的學員,去參加紅色教育,感受紅色文化。

  市民提問:吉林省打造了哪些紅色旅游線路?

  在市民提問環節,劉文豐副市長對於市民的提問做出了解答,『據我調查了解,現在吉林省主要打造了三條紅色旅游線路,一條是吉林到延邊再至長白山,它是林海雪原的東北抗聯線路,在那裡有松林雪村的抗聯路,可以沿線感受林海雪原的氛圍;其次就是圍繞解放戰爭的線路,從四平到遼源、白山和通化,這條線路我們臨江是以四保臨江戰役為主線的;最後一條線路是關於抗美援朝的延邊至白山至通化線路,曾經一部分志願軍就是從這裡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這三條線路都在我們臨江做了一個聚合。』

  大V提問:吉林省是如何協同文化與旅游相結合的模式?

  『作為網絡大V,應當把傳播紅色正能量作為自己的責任。我了解到吉林省正在全面打造東北抗聯教育基地,請問我們省是如何協同文化與旅游相結合的模式呢?』

  在大V提問環節,圍繞話題,仲海濤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我認為,首先要借助民營資本來增加宣教資金。紅色資源開發也是教育產業、旅游產業,國家財政的撥款對於中小型的抗聯歷史遺跡還是很難照顧到的。紅色文化和旅游想要緊密結合起來,它需要有資金支持,這就要借助大力發展民營企業、優化營商環境為契機,把民營資本注入,做大做強文化旅游產業。其次,要增強感染力,不要雷同和同質化,不要讓游客走馬觀花,要增強觸動感。最後,要創新宣教模式,我們省的抗聯遺址遺跡,基本上都是在一些偏遠的地方,這就限制了去參觀學習的人員,所以我們要主動走出去,多制作一些展板、多媒體、視頻,廣泛地走進一些高校企業中。』

  吉林省紅領巾小記者問答時間

  趙俊博同學:『我們在學校了解到,東北紅色抗聯基地對於東北地區有著深刻的意義。那麼對於我們青少年來說,我們應該如何了解並且傳播這樣的文化?』

  同樣分管教育工作的劉文豐委員回答了這位小記者的提問,『其實作為小學生,了解紅色文化對於了解整個中國文化的優秀文化傳統都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像我們臨江市就開展了中小學研學活動,組織走進四保臨江紀念館、走進抗聯基地,讓我們的孩子更多去了解中國文化,推進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時也激勵他們更加地熱愛家鄉、熱愛祖國,長大了為祖國獻計出力。』

  姬皜然同學:『我想問的問題是,建設好東北紅色抗聯對我們吉林省有什麼樣的推動作用呢?我們又是如何開展這項活動的呢?』

  周景超委員回答了這位小記者的提問,『我覺得東北抗聯精神對於吉林省目前來說,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對於吉林發展提振信心給予了「精氣神」,在全面振興的過程當中,我們需要抗聯精神這樣的信仰、意念和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在東北振興過程當中,我們需要將它發揚光大,然後把它繼承下去。』

  王梓同學:『我想請您介紹一下,東北紅色抗聯傳達了一種什麼樣的精神?對我們青少年有什麼樣的推動作用呢?』

  仲海濤從幾個方面詮釋了抗聯精神的內涵:『目前在學術界關於東北抗聯精神內涵大概有三內涵說、四內涵說、五內涵說三個代表性觀點。我個人比較傾向於四內涵說,第一是勇赴國難、忠貞報國的愛國主義精神;第二是不畏艱苦、百折不撓的艱苦奮斗精神;第三是前赴後繼、視死如歸的不畏犧牲精神;第四是抗戰到底、矢志不渝的堅定的信仰信念。』抗聯精神,有助於培育廣大青少年學生吃苦耐勞的品質,有助於幫助青少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抗聯精神的學習,有助於青少年學生投入到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進程中去,仲海濤說。

   中國吉林網吉刻APP記者賈子堯/文張秋磊/圖

責任編輯:強銳

【專題】白山黑水尋『紅』記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