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哈爾濱
搜 索
五百個庭院敞亮了 五十條街路通暢了 哈爾濱市道裡區強力拆違打開城市新生活(上)
2020-08-20 09:02:2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馬智博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每天出門心裡就兩個字「敞亮」,堵在家門口30多年的違建拆了,原址修了新路,周邊在持續綠化,路暢景美,拆除違建,給老百姓帶來了滿滿獲得感!』近日,記者在哈爾濱市道裡區民眾街采訪時,對拆違帶來的新生活,周邊百姓無不豎起大拇指。

黑龍江日報8月20日訊 今年3月,道裡區在哈爾濱市率先打響拆違行動第一槍。截至目前,全區共拆違11980處,總面積達795879.71平方米。隨著年度任務過半,該區又自 加壓力,將城區現有180萬平方米違建全部列入今年拆違計劃中,用一年時間完成兩年拆違任務,力爭10月底將全部清零。

『違法建設問題是區域發展最大「毒瘤」,我們要以鐵的紀律、鐵的決心、鐵的舉措,橫下一條心,堅定不移攻堅突破。持「一把尺子丈量到底、一個標准執行到底、一個政策貫徹到底」,爭取兩年拆違任務一年全部乾完。』談到拆違,哈市道裡區委書記肖彬的話擲地有聲。

僅半年間,五百餘個庭院敞亮了、五十餘條道路暢通了……拆違,拆出了乾淨整潔的生活環境,更為百姓開啟了舒心愜意的新生活。

動真格幸福感在提昇

今年5月11日,伴隨著挖掘機的轟鳴,位於道裡區民眾街上的原516鐵路沿線19處、佔地3000餘平方米的違法建築被相繼拆除。『在這裡「霸道」了30多年的違法建築,終於被拆了,政府這次是動真格了!』現場圍觀的群眾由衷贊嘆。

道裡區委、區政府對拆違工作高度重視,堅持以『零容忍』態度對待違法建設,建立起以黨政主要領導掛帥指揮。道裡區長董繼文介紹說,區級領導包保街鎮,組 織、宣傳、紀委監委等部門對拆違成效、乾部考核、宣傳褒揚、執紀監督等方面,各負其責,形成了全區拆違工作完整領導組織架構。

責任明晰,拆違行動蹄疾步穩。

該區發揮善打大仗、敢打硬仗、能打難仗的作風,多措並舉,戮力同心,攻堅克難。原516鐵路沿線違建被拆除,原址進行道路重新鋪設,隨著竣工通車,康安路 二環沿線交通壓力得到緩解;安德街19號院30餘處違法建築被拆除,百姓直呼『環境寬敞了,心理亮堂了』;民眾小區18處私建陽臺被依法拆,小區的消防隱 患得到徹底清除……

截至目前,全區已有500餘個庭院內的違法建築、50餘條街路上的私搭濫建被相繼依法拆除,隨著生活環境的持續改善,生活在道裡區百姓的幸福感與日俱增。

下狠茬違建無處盾形

在全區拆違行動啟動之初,道裡區便對區域內違建進行分類,以嚴監管、嚴追責、嚴考核、嚴督查的四嚴制度,下狠茬整治。

不久前,在對買賣街進行網格化巡視中,執法人員發現買賣街194號中藝瑞寶名苑小區內,兩棟樓頂新建起4米高的圍牆和鋼筋框架,面積近3000平方米。為了穩控源頭,嚴防新增違建,執法人員迅速行動,對違建進行依法拆除。

該區執法局同時組建拆違領導小組辦公室,由20名經驗豐富的一線執法乾部帶隊,20個執法科室下沈到全區19個街道辦事處,以每個科室配備15名執法人員的力度,推進拆違。

執法人員與街道社區對接,形成拆違網格,共同摸底數、對臺賬、做宣講……『把拆違任務分解到每一個權責明晰的網格裡,落實每一個人身上,哪個點位沒拆乾 淨、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是誰的責任一目了然。』道裡區行政執法局局長劉福祿說。『網格化推進拆違,除了責任明顯外,還有助於執法人員對轄區環境的掌握,便 於新增違建的及時發現。我們以人防和技防的偵察手段,監測發現一起,拆除一起,時刻保持高壓態勢,對抱有僥幸心理偷建、搶建的違規行為,予以嚴肅打擊,堅 決不讓任何新增私搭亂建「過夜」!』劉福祿說。

在處理存量違建的過程中,面對復雜情況,該區依據法律法規,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實現和諧拆違。中央大街輔街的老建築,建成時間長,拆違難度大。在上游街 43號有一家名叫海鮮湘燴的飯店,小區建成時,大門洞內有三根立柱,該飯店業主利用三根立柱與左側樓體的間隙,搭建了面積約40平方米的違法建築物。道裡 區執法局反復上門宣講政策,贏得業主配合,助力中央大街管理處和諧拆違,拆除了『隱身』20多年的違法私建。

齊發力文明蔚然成風

在推動拆違工作的同時,道裡區將其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相結合,以拆違促環境提昇,以服務促觀念轉變,讓文明和諧氛圍貫穿拆違行動始終。

在道裡區安松胡同內,由於胡同樓下門面房多是『住改營』,很多生意紅火的商鋪都進行了加蓋,道路越來越窄,交通越來越擁堵。該處區域內的市民多次向道裡區 執法局進行舉報。『違法建築不僅給城市帶來髒、亂、差的環境,而且存在很多安全隱患。』執法人員工作到位,小區內掀起了『自拆風』。『濃厚的拆違氛圍,使 更多的人感受到政府的決心,看到別人家拆了,自己也不好意思不拆,畢竟文明城市靠大家。』自拆的業主感嘆道。

在道裡區,由於政策宣講、宣傳教育到位,更多的人感知到,違建不僅是不合法行為,更是不文明的行為,自拆違建的事例在此次拆違行動中層出不窮。

位於道裡區小建河街副1號的禧龍賓館,在原有外掛式樓梯上方依附居民樓外側,加蓋近1000平方米的玻璃房,用於擴大營業面積。為杜絕私搭亂建這種不文明 行為,道裡區執法局多次找商戶進行溝通協調,最終業戶主動拆除違建。『拆違是為了改善大家的生活環境,我不能因為自己受益,而影響了大家』該商戶說。

正是執法人員工作做得實、道理講得清、政策說得透,纔有了這一次從對抗到自覺的蛻變,贏得了民眾得理解和支持,實現了『既要拆的掉,也要拆得穩。』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以宣傳勸導與執法相結合的方式,動員更多的違建業主自覺加入到自拆的行動中來,並形成示范、帶動效應,還公共空間於市民,讓城市面貌越來越整潔、越來越美觀。』道裡區執法局局長劉福祿表示。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