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白山黑水尋『紅』記|『從延安到北安』
2020-08-21 14:45:03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8月21日訊 19日上午,『白山黑水尋「紅」記——東北三省網絡媒體大型主題聯合采訪團來到位於北安市的黑龍江省委舊址陳列館,追尋這座有著『塞北延安』之稱城市的紅色歷史和它所承載的紅色基因。

  北安是傳統的革命老區。早在抗日戰爭時期,北安就已成為東北抗聯最廣大、最活躍的游擊區。不僅建立了後方基地和指揮中心,還成立了北安中心縣委等組織,並以此為依托沈重地打擊日偽敵人。

白山黑水尋『紅』記采訪團一行參觀黑龍江省委舊址陳列館。東北網記者 安澤 攝

  黑龍江省委舊址陳列館,該舊址始建於1944年,時為偽滿北安縣公署。抗戰勝利後,受黨中央派遣,延安乾部團195人,經過72天艱苦行軍,跨越西北、華北、東北8個省,行程8000裡,於1945年11月15日到達北安,與先期到達的東北抗聯乾部和晉察冀乾部匯合,創建了老黑龍江省根據地,成立了中共黑龍江省工作委員會和黑龍江省政府,下轄26個縣近300萬人口。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第一個完整的省級人民民主政權,也是東北地區最早建立的省級人民政權。時任省委書記王鶴壽、副書記范式人、組織部長趙德尊、宣傳部長王?騁;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陳雲、蔡暢、洪學智等都曾在這裡生活、工作、戰斗過。

  多年來致力於北安紅色歷史研究的北安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牛昇海告訴記者,隨著延安乾部團的到來,東北軍政大學總校、東北工兵學校等重要機關也相繼遷入北安地區。來自延安的乾部累計達數百名之多,為北安帶來了寶貴的延安精神、延安經驗、延安作風。中共黑龍江省工委(省委)、省政府駐北安期間,制定發布了一系列重要的方針政策,領導全省完成了建政、土改、剿匪、支前等工作,將老黑龍江省打造成為穩固的戰略後方基地,為東北乃至全國解放做出了突出貢獻。

白山黑水尋『紅』記采訪團一行合影。東北網記者 安澤 攝

  『從延安到北安』,紅色政權在這裡相繼創建了東北解放區第一批軍政乾部學校、全國解放區第一個鐵路局、新中國第一個國營機械農場,出版了第一張黑龍江日報,並培養了新中國第一位女拖拉機手梁軍和第一位國產譯制片女配音演員吳靜……1949年5月,黑龍江省與嫩江省合並成立新的黑龍江省,省委機關由北安遷往齊齊哈爾。

  因為擁有源自延安的純粹紅色基因以及作為老省會的重要地位,北安被譽為『塞北延安』。近年來,北安市高度重視紅色基因的傳承與紅色歷史文化資源的挖掘整理和開發利用,集中力量打造『從延安到北安』紅色品牌。

  黑龍江省委舊址陳列館、黑龍江省政府舊址陳列館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黑龍江省中共黨史教育基地。北安慶華軍工遺址博物館是全國唯一的槍械主題博物館,被批准為國家級4A景區、國家級國防教育示范基地。近年來,北安市紅色博物館群的建成,不僅有力促進了對紅色歷史文化的挖掘和利用,更重要的是打造了一個系列化紅色教育基地、一個多門類展示紅色歷史文化的窗口。

責任編輯:張廣義

【專題】白山黑水尋『紅』記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