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3日訊(記者 高長利 許諾 王亮 安澤 陳顯春 劉星馳)『每一件文物都是一座「精神地標」,我們應該深入挖掘這些遺存背後的紅色故事,傳承、弘揚東北抗聯精神。』五大連池市委黨校講師馬良田有感而發。她說,講好紅色故事,利用好紅色資源,是時代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
日前,白山黑水尋『紅』記東北三省網絡媒體大型主題聯合采訪團來到了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朝陽山東北抗聯遺址群,憑吊抗聯英烈,緬懷光輝歲月。

8月的朝陽山山高林密,道路崎嶇,荊棘叢生。東北抗聯烈士紀念碑前,采訪團肅穆而立,聆聽馬良田的講解,隨後上山踏查朝陽山抗聯遺址群。
五大連池市朝陽山是中共北滿省委所在地、東北抗聯第三路軍總指揮部駐地、北滿抗聯部隊後方根據地、是黨領導和指揮北滿地區抗日斗爭的中心。

1939年5月30日,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路軍在朝陽山宣告成立,轄抗聯三、六、九、十一四個軍,李兆麟任總指揮,許亨植任總參謀長,後馮仲雲任總政治委員。
第三路軍在朝陽山編成後,中共北滿省委的駐地和抗聯三路軍的總指揮部就設在朝陽山的西北坡上。他們以朝陽山根據地為依托,在黑嫩平原上開展抗日游擊戰,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從此,朝陽山成為領導和指揮北滿地區進行抗日斗爭的中心樞紐,時間長達五年之久。趙尚志、李兆麟、馮仲雲、馮志剛、王明貴、王鈞、張光迪、陳雷、李敏等,都出自這支部隊。
從山腳出發,經過近一個小時的艱苦跋涉,采訪團一行終於到了山頂——三路軍總指揮部就設在這裡。在這裡,東北抗聯將領指揮了大小戰斗300餘次,攻克訥河、克山縣城等城鎮27處、襲擊火車站5處、襲擊日軍飛機場2處,炸毀飛機12架、顛覆日軍軍列2次,殲敵2000餘人,取得了抗聯史上少有的輝煌戰績,開創了北滿地區抗戰的新局面。
據介紹,作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和黑龍江省中共黨史教育基地,朝陽山抗聯遺址年接待量231個班次,22000餘人在此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我們一路秉持著敬畏之心,認真聆聽講解,重溫東北抗聯歷史。黑龍江有如此多的紅色遺址,這是我們追尋紅色記憶的重要載體。我們會把這裡的紅色文化傳播出去,講好東北抗聯故事,傳播東北抗聯精神。』中國吉林網記者殷維說。
歷史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硝煙雖已散去,在五大連池市,越來越多的紅色遺存釋放出強大的精神動力,綻放出新時代的光芒。在新的歷史時期,五大連池市加大對朝陽山抗聯遺址群的保護和開發力度,致力於把朝陽山抗聯遺址群打造成為黨員乾部加強黨性鍛煉、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場所,打造成為人民群眾增強愛國情感、發揚東北抗聯精神的重要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