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我省高中課程設置變更 新學期開始實施
2020-08-24 09:39:39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衣春翔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課程由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三類課程構成

■高中實行學分制修滿144學分方可畢業

黑龍江日報8月24日訊 日前,省教育廳研制了《黑龍江省普通高中課程設置與實施指導意見(試行)》等文件,2020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實施。根據新的指導意見,普通高中課程由必 修、選擇性必修、選修三類課程構成。同時,高中學生課程修習通過學分和學業水平考試進行管理,學生高中三年至少修滿144學分方可畢業。

據介紹,此次新研制的文件包括《黑龍江省普通高中課程設置與實施指導意見(試行)》《黑龍江省普通高中選修課程開設指導意見(試行)》《黑龍江省普通高中 選課走班及課表編排指導意見(試行)》《黑龍江省普通高中學分認定與管理指導意見(試行)》《黑龍江省普通高中課程資源建設指導意見(試行)》,本報記者 邀請教育專家對這些指導意見進行解讀,幫助學生和家長在新學期,更好適應改變。

普通高中課程由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三類課程構成

根據《黑龍江省普通高中課程設置與實施指導意見(試行)》,普通高中學制為三年。每學年52周,其中教學時間40周,社會實踐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節假日和農忙假)11周。每學年分兩學期。每周35課時,每課時按45分鍾計,18課時為1學分。

有教育專家表示,該指導意見最大的改變,是普通高中課程由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三類課程構成,和大學的課程構成十分相近,『可以看出,這次新研制的指導 意見,主要是為了進一步提昇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這有助於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據介紹,《黑龍江省普通高中課程設置與實施指導意見(試行)》可以保障學生選擇課程的權利,滿足學生學習興趣、發展潛能和未來職業需求,旨在鼓勵學生形成 個性化的課程修習方案,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同時,通過賦予學校課程設置自主權,鼓勵學校構建彰顯辦學特色,推動我省普通高中多樣化特色化發展。

高中生畢業學分最低要求為144學分

根據《黑龍江省普通高中課程設置與實施指導意見(試行)》《黑龍江省普通高中學分認定與管理指導意見(試行)》,新學期開始,學生課程修習通過學分和學業 水平考試進行管理。學生完成相應課程規定課時的學習並考試(考核)合格,即可獲得相應學分。必修課程必須獲得88學分,選擇性必修課程不少於42學分,選 修課程至少獲得14學分,學生畢業學分最低要求為144學分。

民族高中學生畢業的學分要求略有不同,朝鮮族和蒙古族高中語文科目開設民族語文和漢語文,分別為8學分,共計16學分。學生三年中獲得96必修學分;選擇性必修與選修的學分不少於48學分,其中選修至少獲得7學分,總學分達到144方可畢業。

有專家提醒學生注意,此次新的指導意見十分重視實踐活動和志願服務。例如,綜合實踐活動中,研究性學習6學分,學生至少應完成以跨學科研究為主的2個項目設計或課題研究。勞動共6學分,其中志願服務2學分,在課外時間進行,三年不少於40小時。

另外,根據《黑龍江省普通高中學分認定與管理指導意見(試行)》,普通高中學生學分認定主體是學校,校長是學分認定第一責任人,同時,學校要組建學校學分認定委員會。對於不同的課程,學分認定也有所不同。

高中階段所有學校至少應提供28學分的選修課程

按照《黑龍江省普通高中選修課程開設指導意見(試行)》要求,為保證學生具有選擇空間,高中階段所有學校至少應提供28學分的選修課程供學生選擇。其中,省級示范性高中和有條件的普通高中原則上應提供50學分以上的選修課程。

根據指導意見,學校要依據課程設置要求,結合辦學目標、學生特點和實際條件,制定滿足學生發展需要的課程實施規劃。合理有序地安排課程內容,科學均衡安排 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課程,不得增減科目教學時間總量和周課時總量,特別要開齊開足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信息技術、通用技術、綜合實踐活動、勞動和 理化生實驗等課程。

看到這些指導意見,有的學生可能會困惑,應該如何選課?

對此,有專家表示,省教育廳研制的這幾個指導意見,都有較為完善的支橕。一方面,高中階段學校會建立選課指導制度,提供課程說明和選課指南,指導學生選 課,幫助學生形成個性化的課程修習方案。另一方面,未來,我省高中階段學校將采用專職教師與兼職教師相結合的方式,建立以專職教師為骨乾,班主任、學科教 師共同參與、相互配合的指導教師團隊,開展多種形式的指導活動,加強對學生的理想、心理、學業、生活、生涯規劃等方面的指導。

未來我省高中將實施『走班制』

此次一系列文件中,還有專家十分關注《黑龍江省普通高中選課走班及課表編排指導意見(試行)》,這位專家表示,這意味著我省高中將開啟『走班制』,這一方面可以增加學生選擇課程的自主性,另一方面也能刺激教師提高自身教學能力,有助於學校課程優化配置。

據介紹,『走班制』就是不把學生固定在一個教室,或根據學科的不同,或根據教學層次的不同,學生在不同的教室中流動上課。

實際上,教育部在2014年12月16日就發布了《關於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實施意見》,明確對高考進行改革,即在高考中實施語文、數學、外語3門學科 全國統考,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學科任選3科的考試成績。因此不少教育領域的從業者以及專家都認為,今後高中很可能將采用『走班制』進 行教學。

據了解,新高一入學學生會趕上實施走班教學,高一年級會多次模擬選課,原則上應在高一第二學期結束前完成選課確認工作。學校會在高二秋季學期開學前,根據 學生選課結果,在校捨數量、師資配備、課程資源、設施設備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備,確定課程安排、走班辦法及有關學科的學分設置,借助信息化平臺做好學生分班 和課表編排工作。

有專家提出,高中階段實施『走班制』,必須重視規劃,讓高中課程和高校課程實現初步對接,至少要讓學生了解高校專業設置、科目選擇要求和各專業錄取情況,這樣纔能在『走班制』下,形成適合個性特點的課程修習方案和人生發展規劃。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