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黑河
搜 索
馬鈴薯富鄉 畜牧業強鄉 北藥材興鄉——愛輝區西峰山鄉大力發展特色種養業
2020-08-24 14:55:54 來源:東北網-黑河日報  作者:韓玉潔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8月24日訊 『藍天白雲,牧場草坪青翠,我家大牛前幾天剛生了小牛,你說我能不高興嗎?』日前,愛輝區西峰山鄉新西村養牛大戶劉福軍看著自家成群的牛羊悠閑地吃草,喜不自禁。

  近年來,西峰山鄉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為主線,積極改善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發展綠色有機農業,提高農產品品質和市場競爭力,逐步走出一條『馬鈴薯富鄉、畜牧業強鄉、北藥材興鄉』之路,奏響了致富歡歌。2019年,全鄉糧豆薯總產量1.22萬噸,農村經濟總收入約3235萬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1.2萬元。

  西峰山鄉牧場遼闊,自然資源豐富,草原面積17萬畝,池塘水泡星羅棋布,中小河流17條,十分適合發展養殖業。哈青村村民張兵家養馬310匹,牛75頭。今年上半年,張兵通過網絡平臺銷售肉馬20多匹,獲利20餘萬元,還有60匹馬已被預訂。張兵與嫩江北方食品有限公司合作,自己提供原材料加工生產馬肉乾,形成了養馬、售馬、加工、『網紅』銷售於一體的經營模式,有力帶動了全鄉養馬產業發展。近年來,西峰山鄉把畜牧業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目前,全鄉養殖戶181戶,牛存欄2728頭、馬792匹、豬128頭、羊525只,帶動居民增收約600萬元。

  西峰山鄉山藥材富集,2015年這個鄉成立了北藥現代農業示范園區,鄉黨委、政府大力扶持該園區提檔昇級,聘請專家現場給予指導,選派種植大戶到外埠學習交流,不斷提昇種植技術和管理水平。現在核心園區由最初種植蒼術、白鮮皮2個品種發展為赤芍、蒲公英、五味子、人參等10餘種,中草藥種植面積也由450畝增加到900畝,輻射帶動周邊村屯10戶村民小面積試種,每戶增收1萬元,全鄉中藥種植產業由簡單的種植銷售逐步向新技術栽培、種苗繁育、食品原材料供應方向發展。新山村黨員張富偉依托全鄉中草藥種植優勢,成立了綠野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帶領村民種植藥材增收。今年種植面積1050畝,帶動種植戶7戶,利用藥材花、葉加工生產各種山野菜食品,遠銷北京、沈陽、哈爾濱等地,超市和加工廠提供就業崗位30個,年用農民工200人,極大地增加了附近農民收入。預計未來5年,西峰山鄉北藥種植將帶動100戶村民就業,收入可達1000萬元。藥材成材後,園區與步長藥業簽訂收購協議,收益可達5000萬元。

  西峰山鄉氣候特點是冬季漫長而寒冷,夏季短暫而濕潤,光照充足,晝夜溫差較大,非常適宜馬鈴薯生長。產出的馬鈴薯產量大、口感好、出粉率高。西峰山鄉晶永馬鈴薯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於2013年成立,注冊了『晶永』牌淀粉商標,可實現年加工馬鈴薯2萬噸,生產淀粉2000噸。其生產的淀粉滿足黑河市場需求的同時,還銷往省內其他地市及吉林、廣東等省外市場。合作社負責人唐永生介紹,合作社今年與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大楊樹鎮種薯供應商合作,引進尤金885、閩薯1號等品種,新建育種基地500畝,並嘗試培育意大利新品種,馬鈴薯種植面積3000畝,長勢好於去年,產量可達8000噸,為本地40多名農民提供用工崗位。唐永生說,小土豆就是咱農民的『金豆豆』,明年合作社要擴大種植面積。

責任編輯:張廣義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