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8月25日訊 改革求發展,創新促振興。伊春森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市委十二屆七次全會精神,以深化重點國有林區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市場化經營機制為重點,持續推進伊春森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堅定制度自信、激發制度活力、提昇制度效能,構建更加完備的制度體系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為持續深化重點國有林區改革、『讓老林區煥發青春活力』注入勃勃生機與活力。
堅定制度自信,全面推進『四分開』2018年,以省政府為出資人組建伊春森工集團,授權市政府為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即實行『省屬市管』體制,基本享有與其他五大森工同等的政策待遇。在國有林區改革的進程中,伊春森工集團管理體系日趨完善。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堅持企業黨委領導和公司法人治理相結合,建立了集團黨委和『兩會一層』,設置工作部門16個,管理體制更加健全。制定了集團黨委和『兩會一層』議事規則,以及乾部管理、黨員教育、黨風廉政、企業文化、戰略發展、財務審計、資產管理、風險防控等19個方面62項制度,運行機制更加順暢。以集團公司為出資人,將17個林業局改制為林業局公司,195個林場(所)改制為林場分公司。將伊春市政府出資的伊林集團、伊旅集團劃歸伊春森工集團管理,母子公司組織體系和公司化生產經營體系進一步健全。
推進『四分開』改革。在集團(林管局)層面,原林管局承擔的企業經營職能全部劃歸森工集團,林管局被實質性撤銷,市級層面『政企合一』體制率先破冰,原由林管局負責的94項行政職能,全部劃入新組建的市林草局等市政府職能部門;原林管局所屬的林業中心醫院、林業乾部學校等14個社會事業單位劃轉市政府管理。在13個原『政企合一』區(局)層面,從2019年5月,在翠巒區(局)啟動『分立分離』試點;其他12個『政企合一』區(局)按照『先改制掛牌、內部分開,再規范劃轉、徹底分開』的過渡性辦法,建立了『黨委統一領導、內部政企分開、涉林事項由森工集團統籌管理』的過渡性體制。目前,13個『政企合一』區(局)的『四分開』工作基本完成。
在『南四局』層面,先後向屬地政府移交行政職能284項,林業檢法分別移交市人民檢察院和當地法院管理,林業公安局整合成立了伊春森林公安局,劃歸市公安局管理,下設8個森林公安分局。對『兩供一業』等尚未劃出繼續由企業代管的其他社會事業單位,實行內部分開、管辦分離、市場化運作。按照母子公司體制,17個林業局公司均成立了黨委會和『兩會一層』,工作部門平均由43個減少到17個。到今年3月份,歷時半個多世紀的『政企合一』體制和歷時一年的過渡性體制宣告結束,實現了政企徹底分設和分別運行。
細化管理制度,構建更加完備的森林資源保護經營體系
認真貫徹《森林法》《天然林保護修復制度方案》,以及全國人大保護野生動物『一法一決定』,創新森林資源管護機制,嚴格森林防火、濕地保護、野生動植物保護制度,嚴格造林撫育質量考核驗收,組建森林經營公司並實行合同化管理,堅決杜絕森林經營項目外委和效益流失。2019年以來,共培育優質苗木1.03億株,完成後備資源培育23.5萬畝、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28.4萬畝,營造紅松和『三大硬闊』比重達到67%。完成森林撫育任務304.3萬畝、林業有害生物防治210.05萬畝,活立木蓄積年增長1000多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保持在87.4%,提高了森林質量和生態功能。逐步建立林下資源保護利用制度,積極探索生態環境修復整治制度。針對廢棄食用菌包被隨意處置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制定了《廢棄食用菌包清理處置管理辦法(試行)》,首次組織清理處置攻堅戰,共清理廢棄菌包1.2億個,切實加強了生態環境保護。
加強制度建設,運用市場化手段強化自然資源資產管理
為強化對自然資源資產的管理,在深入調研、科學論證、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出臺了多種經營用地、紅松果林、樺樹汁采集等管理辦法,用嚴格的管理辦法和市場化手段,盤活各類固定資產和自然資源資產,提高企業收益,並將通過強化管理取得的收益,全部用於改善林區職工生產生活的民生項目,讓職工分享改革紅利。
自今年8月3日起,伊春森工集團對紅松果實采集承包權實行網絡競價這一探索和嘗試,旨在體現自願、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旨在規范紅松果實采集、有效避免人為因素的乾擾,旨在最大限度發揮紅松資源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確保此項工作順利開展,伊春森工集團早在去年就開始精心謀劃,組建專班,多次召開會議,就此事進行調研、研討、論證,形成了初步的規劃。
今年,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後,集團立即著手推進紅松果實采集承包權網絡競價進程。針對集團公司共有14個林業局公司紅松林承包到期或部分到期,約佔紅松總量的三分之一被納入本輪競價范圍。6月份,成立了紅松果實采集承包權網絡競價發包調研組,組織相關人員到龍江森工、長白山森工和吉林森工參觀考察。7月17日,制定出臺了《伊春森工集團公司關於紅松果實采集權承包工作的指導意見》,以頂層設計宏觀指導14個林業局公司開展此項工作。成立了紅松果實采集權承包工作領導小組,對林業局公司紅松果實采集權承包工作進行指導、檢查及考核。取得的收益,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各林業局公司要依法依規將此次競價獲得的全部經營性收入,統一上交到集團,再由集團統一將資金下撥回各林業局公司,用於改善林區職工生產生活的民生項目。集團將首場紅松果實采集承包權網上競價選定在朗鄉林業局公司。7月25日,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對所有林業局公司進行了紅松果實采集承包權網絡競價相關知識和技術培訓。
8月3日,伊春森工朗鄉林業局公司敲響了紅松果實采集承包權網絡競價第一槌。朗鄉林業局公司在競價過程當中,采取將現有的17個林場分公司26.07萬公頃施業區面積全部通過網絡競價承包,現已全部成交。桃山、烏馬河、紅星、烏伊嶺林業局公司,施業區內的天然散生紅松林,之前沒有進行過發包,按照集團公司的指導意見,積極組織相關部門對原來從未發包過的地塊進行了區劃和調查,開展網絡競價承包。
縱觀此次網絡競價承包,收益大幅度增加,所有成交『標的』100%實現了增收。南岔、上甘嶺林業局公司同比競價增幅比例高達848.04%、360%。新青林業局公司的松林林場分公司22林班,上一輪承包費共計6150元,同比上一輪增收15.99萬元,增收比例2599.19%。烏伊嶺林業局公司林海林場分公司林班,上一輪承包費共計5.9萬元,同比上一輪增收70.41萬元,增收比例1383.3%。據統計,截止8月22日,13個林業局公司(尚有雙豐林業局公司擬於8月24日進行網絡競價)網絡競價累計成交『標的』743塊,同上一輪承包期相比,平均增收比例146.09%,預計本月25日,全部結束,增收可期。
發揮制度優勢,使制度的執行成為集團上下的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執行的關鍵在於執行力。為此,集團在狠抓落實上下功夫,加快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圍繞落實《公司法》《企業國有資產法》《國有企業黨組織工作條例(試行)》和省委47號文件,進一步提昇強化制度建設,讓企業在制度的框架內規范運行。制定了《黨委會議議事規則》《『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實施辦法》,下發了《落實黨風廉政建設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實施細則》《黨風廉政建設『一崗雙責』管理辦法》《規范檢查考核工作實施辦法》等,完善制度建設,織密紮緊制度籠子。加大制度執行力度、搞好制度銜接、強化檢查監督,把制度建設納入企業績效考核體系,把制度執行貫穿集團公司治理全過程,嚴明獎懲與壓力傳導,確保各項制度落到實處,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
圍繞書寫好習近平總書記『林區三問』的伊春答卷,伊春森工集團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讓老林區煥發青春活力』殷殷囑托為統領,以全面深化改革為總抓手,遵循自然規律,遵循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改革方向,遵循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原則,努力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提昇治理效能,為加快推動伊春森工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