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8月25日訊 麥浪滾滾,機聲隆隆。8月20日,在遜克縣克林鎮梅山村村民吳順亮的十公頃小麥田裡,聯合收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不停,忙碌的開展小麥收割作業。這也實現了遜克縣東南部山區實施麥豆輪作再次喜獲豐收的成果。

遜克縣克林鎮位於第六積溫帶,為了改變重茬種植大豆導致產量和品質大幅下降的現實情況,這個鎮連續多年因地制宜,推進以『麥豆輪作』為主要內容的種植業結構調整。今年,面對疫情影響,克林鎮積極響應國家提出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的號召,立足區位物候條件,開展小麥克春19、克春11、龍福09358、龍春4號4個新品種的示范種植,同時有序開展常年小麥品種的種植。
吳順亮告訴記者,由於今年天氣整體較好、農民田間管理措施得當、小麥病蟲害發生較輕,小麥總體長勢好於常年,成熟後顆粒飽滿、品質良好。目前村裡合作社和種植戶正在搶抓天氣晴好的有利時機,組織機械、人力投入小麥收割當中。
在收割現場,遜克縣克林鎮副鎮長王海亮介紹說:今年克林鎮種植小麥2.2萬畝,預計總產量將達0.6萬噸,畝產最高達600斤,產量比常年提高約5%。能取得今年的豐收的成果,得益於加強與省農科院和縣農業部門之間的聯系和繼續深入貫徹『麥豆輪作』大的方向不變。全鎮小麥收割後將經過晾曬,待水分降低,歸倉入庫。為了保障下一年的高質量種植,克林鎮政府與豐和合作社加強聯系,在全鎮范圍內有序開展秸稈打包離田和麥田秋翻工作;積極加強與糧食銷售公司之間的聯系,減少百姓賣糧的中間環節,把百姓取得的收益最大化。同時,克林鎮將繼續加大政府服務和引導力度,促進糧食總產量穩中有昇,讓農民收入逐年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