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患者紮堆三甲排長隊 掛號就診二甲20分鍾完事兒
2020-08-27 09:17:0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劉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哈爾濱市紅十字中心醫院是一所三甲醫院,每天接診患者逾千人次。

  哈爾濱工業大學醫院是一所二甲綜合醫院,對外窗口共有六個,但只有三四個窗口在工作,這已足以接診每天來院的患者。

  本報記者楊廷制圖

  黑龍江日報8月27日訊 哈爾濱市民高先生最近有件糾結的事,『前些日子痛風犯了,非常想去醫院檢查一下,抓緊時間對癥治療。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原因,我又不太敢去醫院檢查,畢竟自我感覺身體毛病不大,不必急著去醫院。』

  高先生的糾結反映出很多市民疫情期間想看病卻又有顧慮不敢去醫院的心聲。記者調查中發現,帶有這種顧慮的市民大有人在,他們想看的疾病大都不是急性的,且不是特別嚴重,很多是血脂、尿酸等指標超標,或是慢性病復查和常見病治療,這些市民多半想先拖著。可有的患者拖到已經患上了高血脂、高尿酸等疾病,健康已經受到嚴重威脅,又不得不去醫院。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記者陪著高先生實地走訪省內多家醫院進行了就診體驗。

  三甲醫院

  患者及家屬多排隊有序

  20日7時35分,記者和高先生來到了一家三甲醫院——哈爾濱市紅十字中心醫院。門診大樓入口處已排起長隊,大家自覺間隔安全距離,時不時還有醫院工作人員上前提醒:『請大家保持一米距離。』

  進樓前一律掃碼,然後自動測溫,體溫正常纔能拿表格到填表區填寫。持填完的表格再進行掛號、就診和交款等,掛號區域地面上有很多藍色線條間隔,記者在這裡看到大家都能嚴格遵守一米間隔距離。

  醫院患者和陪同家屬雖然人數較多,但掃碼、測溫、填表、掛號等多個環節,患者合理分流井然有序。現場工作人員聶女士告訴記者:『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為保證所有來院患者和家屬及醫護人員安全,醫院在防控管理上始終沒有一絲松懈。現在醫院每天接待的患者越來越多,加上陪同的家屬,每天門診接待量能超千人次,所以防疫管理工作嚴謹嚴格,為患者打造一個安全、放心、舒適的就醫環境。』

  記者在部分省內三甲醫院采訪了解到,疫情防控常態化期間,各院防控工作都做得比較到位,但就診的人數很多,排隊待診、就診少則一個小時,多則一上午,運氣差些的還可能被排到第二天。

  二甲醫院

  掛號就診20分鍾完事兒

  高先生告訴記者,為避免排大隊,他打算換家醫院,去哈爾濱工業大學醫院進行檢查。

  記者又跟隨高先生來到了這所醫院。

  哈爾濱工業大學醫院是一所二甲綜合醫院,規模不大,但進入醫院,同樣需要經過掃碼、測溫、填表。

  記者發現,一大早來就診的患者有二三十人。該醫院還肩負著校醫院功能,開放的掛號、收款窗口有六個是對外的,但實際上三四個窗口就已經完全滿足患者需求。

  幾十位患者被分流到各個診室,排隊的人明顯減少了。記者注意到,10時左右,掛號的窗口已經沒有人排隊。醫院大廳管理人員介紹,早上來的第一波患者人最多,如果稍晚些來,人反而更少。即使有時會有第二波高峰,但也不會出現患者擁擠和焦急等待的情況。

  記者采訪了數位常來醫院做檢查的老年患者,他們也印證了這位工作人員的話。一位常來醫院的老先生告訴記者,『如果晚來一會兒,有時甚至根本不用排隊,直接進去掛號、就診。假如不算取檢查報告這道程序,就診前後多說也就二十分鍾。』

  高先生告訴記者,在這家醫院檢查最大的感受就是醫院的防疫工作讓人放心,讓患者的就診方便、快捷。如果對就診結果存有疑惑,還可以帶著檢查報告去省內三甲醫院再就診、再諮詢。

  高先生感慨地說:『以前就認大醫院,如果普通小病、小檢查大家都奔著大醫院去,那待診時間肯定就長,就診環境也會受到影響。很多檢查和診療完全可以去低一些級別的醫療機構或者社區醫院。這樣既很好解決了自己的問診需求,還不用到大醫院排長隊,真的挺好。』

  記者隨後又走訪了部分二級醫療機構和一些社區醫院,普遍都是就診患者比較少,就醫環境良好。

  有專家表示,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合理推動分級診療,可以有效分流大醫院就診患者,緩解大醫院接診壓力,對患者到大醫院就診環境的改善會有積極影響。同時,越來越多的患者來到二級醫院或者社區醫院,會促進這些醫院發展,讓很多不需要去大醫院的患者,在家附近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