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搜 索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跟著帶頭人,敲開致富門——『足跡·決戰脫貧攻堅龍江答卷』
2020-08-27 17:58: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葛金鑫 陳顯春 劉星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8月27日訊(記者 葛金鑫 陳顯春 劉星馳)『窮了半輩子了,現在生活終於好起來了!』日前,東北網記者在青岡縣興華鎮雙興村采訪時,脫貧戶王春華感慨地說,『都虧了咱們村裡的帶頭人,辦養牛合作社,辦農機合作社,一心幫著大家找致富的門路。』

  王春華贊不絕口的帶頭人,就是興華鎮雙興村黨總支書記王金纔。2005年上任後,看到村裡許多鄉親生活困難,就下定決心要想辦法帶領大家盡快脫貧致富。2009年成立雙興肉牛養殖合作社,2016年成立了農機合作社。

  王金纔介紹,剛開始資金和技術都有限,他們只有37頭牛,好一年壞一年,收入也不太穩定;直到2016年,經過了7年的努力合作社纔走入正軌。現在,廠區已擴建到近三萬平米,養牛近500頭。

  王春華是肉牛合作社成立後最早入股的,他還在合作社打工。『入股後,除了年底分紅,一個月還有2500元工資,是我以前一年收入的好幾倍。』

王金纔書記在肉牛合作社內指點工人工作

  對於其他未加入合作社的村民,王金纔鼓勵他們跟著一起養牛。目前雙興村牛存欄達到700餘頭,產值1400多萬元。

  村裡成立了農機合作社之後,雙興村農民的耕地,合作社以每畝高出市場價150元-200元的價格流轉,農民也可以帶地入社,保底每畝地收入400元,年底還可以參加二次分紅。

  據了解,在農機合作社成立之初,很多百姓都持觀望的態度,2017年全村旱田中有8900畝入社,到今年一共流轉了土地近16000畝。除了本村,還有隔壁村的近2000畝也加入到合作社中來。

  在去往合作社的路上,遇到村民張金海駕駛著拖拉機回家正要吃午飯,見王金纔停車熱情地打招呼。

王金纔書記與脫貧戶裘有在商討小院種植

  張金海告訴記者,妻子身體不好,為了照顧家裡平時也不能出去務工,就靠20多畝地生活。如今,除了加入肉牛養殖入社的3000元分紅,在合作社當駕駛員一年下來收入4萬多,他的20多畝地也流轉給了合作社,一年增收4000元以上,他一個人一年在合作社收入就達五萬元以上。『現在多好啊,在家比外出打工還多,這都是王書記帶領出來的!』

  時值中午,記者在村裡的苗圃中看到,20多名歲數偏大的村民正在林地裡除草。他們每人每天有120元的收入,村上的零活兒成為村民們的重要增收渠道。

王金纔在教員工鏟除樹苗下面的雜草

  如今,雙興村村民人均收入接近20000元。但他們的帶頭人王金纔仍不滿足。就在前不久,他發現村民王亞學從南方購進了25只湖羊在本地養殖,去年一年就淨賺5萬多元。於是王金纔特意去南方四省親自去考察湖羊養殖項目,發現湖羊耐粗飼,比較適合本地養殖。5月份,王金纔購買了200頭湖羊回來試著養殖,支部領導班子成員每人都購買了20只回去飼養。

  『如果飼養成功,我們就准備大量購買,然後把養殖經驗傳授給村民,這樣又有了一個致富新門路。』王金纔說。

責任編輯:王傲

【專題】足跡·決戰脫貧攻堅龍江答卷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