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黑龍江自貿區 投資興業首選地
2020-08-30 19:45:42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曲靜 付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編前話

  8月30日,黑龍江自貿試驗區掛牌一周年。一年來,作為國家最北自貿試驗區,黑龍江自貿試驗區三個片區在國家改革試點經驗復制推廣、制度創新工作、營商環境建設等方面開展了有效工作。在自貿試驗區啟航一周年之際,本報記者分赴哈爾濱、黑河、綏芬河三個片區采訪,發現新亮點、新典型。並在展示黑龍江自貿試驗區一年來成績的同時,結合中央賦予黑龍江自貿區的定位和任務,請專家評點未來發展方向。

  截至今年7月:

  新設立企業4200家新簽約項目148個

  投資額1838.58億元

  黑龍江日報8月30日訊 作為國家首次在沿邊地區布局的自由貿易試驗區之一,2019年8月30日,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成立,成為中國最北自由貿易試驗區。開放理念增強,創新活力迸發,營商環境優化,改革紅利釋放,黑龍江,作為國家向北開放重要窗口,由此奏響沿邊開放新篇章。來自省商務廳(省自貿辦)的消息,自貿試驗區啟航一年來,總體方案89項改革試點任務已實施86項,實施率達96.6%;12項創新實踐案例上報商務部,發布了省級十佳創新案例。截至今年7月,自貿試驗區新設立企業4200家;新簽約項目148個,投資額1838.58億元。

  一年來,黑龍江自貿試驗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三個片區全力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在負面清單、外資企業登記注冊便利化、一網通辦、容缺受理、不見面審批等方面大膽創新,制定『最多跑一次』『辦事不求人』清單,提高了行政效率、優化了工作流程、縮減了企業成本。哈爾濱片區對照世行標准引入第三方權威評估機構開展營商環境評價和優化,深度推進『一枚印章管審批』、『證照分離』全覆蓋、『承諾即開工昇級版』等制度改革,在全球190個經濟體中的最新模擬排名由第80位上昇至52位。黑河、綏芬河片區在政務體系建設、出入境便利化、信用體系建設等方面成效顯著,自貿試驗區推動建設法治化市場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已成為代表我省營商環境的高標准樣板。

  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著力打造制度創新高地。24個中省直部門出臺28個配套支持文件、近400項高質量支持自貿試驗區政策措施,為自貿試驗區建設提供完備的制度保障。目前,總體方案89項改革試點任務已實施86項,實施率達96.6%,在同批6個新設自貿試驗區中名列前茅。在體制機制創新、投資貿易便利化、金融開放創新等領域形成了一批制度創新成果,企業『跨域』登記、『智慧工地』管理、互市貿易監管、跨境法律服務等一批具有龍江首創特色的創新實踐案例對外發布,對地方改革創新形成了示范帶動作用,產生了『?魚效應』,釋放沿邊開放、大膽創新、『投資必過山海關,投資首選自貿區』的強烈信號。

  建設以對俄及東北亞為重點的開放合作高地,做好沿邊開放大文章。出臺沿邊開放的便利化舉措,助力自貿試驗區企業開展對俄經貿業務。海關總署批准我省『俄羅斯低風險植物源性中藥材試進口』『優化黑龍江邊境自貿片區進境俄羅斯糧食檢疫流程』等4項含金量較高的自貿創新舉措。黑河邊境經濟合作區率先闢建了國內首個俄電加工區,今年以來電力進口3.9億元。綏芬河片區實施艙單歸並、中俄監管互認等通關便利化改革,今年以來,『哈綏俄亞』陸海聯運發運34班列、3158個標箱,中歐班列發運96列、8358個標箱;綏芬河片區互市貿易完成過貨量6.77萬噸、交易額3億元,參貿邊民9.1萬人次。

  優化產業布局和要素支橕,切實把自貿試驗區建設作為深化產業結構調整、推動振興發展的新動力、新引擎。出臺一系列助企政策向自貿試驗區疊加發力,引導產業項目向自貿試驗區集中,助推片區產業建設、項目引進和投資增長。哈爾濱片區『黃金30條』『新驅25條』,黑河片區招商十條,綏芬河片區促進經濟發展扶持辦法,使政策措施與企業需求同頻共振,構建系統化+集成化的政策支持體系。疫情期間招商工作不停頓,通過挖線索、找朋友,積極開展『不見面』和『屏對屏』雲上招商。深圳(哈爾濱)產業園、北藥產業園、光電產業園、中俄跨境綜合物流樞紐、中俄木材加工交易中心、長城電腦等一批重點項目入駐,良好的營商環境和最佳商務成本,使自貿試驗區成為黑龍江投資興業新熱土。

責任編輯:王傲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