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黑河
搜 索
幸福的事兒,是住在黑河
2020-08-31 09:15: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吳玉璽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8月31日訊 問:『今年這裡最直觀的變化是啥?』

  答:『房子啊!』

  在黑河,這個街頭問答結果,和住建局提供的情況十分吻合。

  2019年,黑河市改造城區老舊小區44個,惠及6109戶居民;2020年,黑河市完成老舊小區改造40個,191棟樓,改造面積87.9萬平方米,惠及9505戶居民;計劃改造373個棚改戶,完成133戶的房屋征收和回遷安置工作。近兩年,黑河市老舊小區改造總計立項達到了2000年以前城區老舊小區的68%。

  老舊小區、棚戶區是城市風景中一塊紮眼的『瘡疤』,更是居住其中的百姓一件煩心事。今年,借著全省旅發大會在黑河籌辦的機會,一場城市『整容』行動拉開帷幕。如今在黑河市,隨處可見的是工人們忙碌的身影,粉刷居民樓,安裝防水彩鋼棚,拆除棚戶區危房……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棚改戶住上樓房,百姓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77歲的狄玉蘭老人居住的小區建成20多年了。這些天,小區正在翻修改造,老人沒事的時候喜歡下樓看看熱鬧。

  『家裡陽臺的木窗年久失修,每天都擔心窗戶掉下去砸到人。好在今年小區改造,整棟樓的陽臺都被重新翻修了,可是把我這塊心病解決了。』狄玉蘭高興地說。

  改變不僅如此,今年黑河市小區居民樓外立面都做了重新粉刷,街區坑窪泥濘的道路也已經翻修成水泥路面,居民大院裡還增添了很多健身器械。新環境為居民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

  老舊小區的『面子』問題解決了,『裡子』問題也不能放過。黑河市住建局副局長趙千裡介紹,在小區改造初期,他們派出工作組入戶走訪,聽取居民的改造需求,了解到房屋漏水、地溝排污不暢是老舊小區的共性問題。『我們通過「平改坡」改造來解決居民屋面漏水問題。由於氣候環境因素,正常的防水材料不適用於黑河市城區的居民樓,經過多次試驗,最終選用了彩鋼作為樓頂防水材料。最近正值雨季,安裝了彩鋼棚的居民樓沒出現漏雨現象,居民們的反饋都很好。』趙千裡說。

  『樓齡』20年,在黑河市就要被列入老舊小區改造名單。在改造過程中,市住建局派工作人員逐點踏查,現場確定每棟樓的改造內容清單,堅持『一樓一策』,協調省建築設計院現場研究確定設計意見,指導施工單位依據圖紙逐個小區、逐棟樓制定施工方案。

  在老舊小區的居民們為新變化欣喜的時候,黑河市的棚改戶們正在忙著裝修自己的新房。

  棚改戶張連慶原來住在老電視臺旁的藍天小區,對張連慶一家來說『外面下雨屋裡漏雨』是常態。今年,張連慶的老房子被劃為棚戶區改造范圍,一家三口搬到了回遷安置的兩室一廳大房子裡。搬了新家後的張連慶,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向往。

  『我們家一分錢不用花就住進新房子,環境可比以前好太多了,日子真的越過越好了!』張連慶高興地算了一筆賬,自己原來住的老房子58平方米,現在選的是70多平方米電梯房,政府還給了搬家費、臨時安置費、搬遷獎等費用,自己一分錢不用掏,還得了3萬多元,裝修新房子的費用都夠了。

  黑河市棚改辦主任呂天水介紹,今年上半年,城區內棚戶區改造各項工作已經達到預期目標。為了妥善安置回遷戶,棚改辦提前制定工作預案,分戶施策。拆除後的棚改區及時清運地上建築,努力騰出更多的國土儲備資源,為城區提供有效的公共設施空間。

  老舊小區改造和棚戶區改造事關民生福祉,黑河市以『聚焦群眾改造意願強烈、基礎設施陳舊老化區域』為目標,不斷加大力度,不斷搶抓工期,不斷滿足群眾需求,居民們的生活逐漸得到保障和改善。

  全省旅發大會召開之際,狄玉蘭們和張連慶們見證著這座北疆邊城的變化,看到美麗幸福的生活正奔著他們而來。

責任編輯:張廣義

【專題】北方有大美,燃情黑龍江——聚焦黑龍江省第三屆旅游產業發展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