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齊齊哈爾8月31日訊(記者 許諾 王亮)家住齊齊哈爾市富裕縣龍安橋鎮小東河村的王玉芬,在農閑期間自學了編織葦簾,並帶領女工們一起學習……現在日子過得越來越好,家裡脫了貧,買了家電,日子過得越來越好。在村裡,她是『編簾好手』,每天都能看見她進進出出,忙裡忙外。


31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網絡媒體看鶴城報道活動走進齊齊哈爾市富裕縣蘆葦扶貧產業園。記者見到了王玉芬與女工們正在用機器編織葦簾,現場展示著印有圖案的葦簾成品。
王玉芬和丈夫因病致貧,家裡種植水稻,一年也就掙一萬左右。2018年末富裕縣轉型昇級蘆葦扶貧產業,成立了蘆葦公司,王玉芬和丈夫一起來到蘆葦公司工作,在農閑時間學習編織,再做一些剪紙的工作,一個月掙2800元。
蘆葦簾就是用蘆葦稈編制成的簾席,在許多年前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物品。蘆葦扶貧產業園制作銷售的葦簾有1.5米長、1.8米長、2米長等多種不同規格,其價格從60元到120元不等,可根據家裡房間大小進行購買。

齊齊哈爾市富裕縣地處嫩江中游左岸、烏裕爾河下游,境內葦塘面積18萬畝,蘆葦資源豐富。2018年末富裕縣轉型昇級蘆葦扶貧產業,成立了蘆葦公司,投入涉農資金3000餘萬元,建設蘆葦扶貧產業園,購置機械3000臺套。截至目前,已發展至56村,編織戶3000戶,其中貧困戶1100戶、黨員620戶,年可生產葦簾400餘萬片,產值達2400餘萬元。
龍安橋鎮小河東村黨組織領辦成立了蘆葦公司,其他村黨組織領辦成立了蘆葦編織合作社,合作社組織編織戶入社,繳納押金後領取機械在家編織葦簾,針對『沿河、沿園、其他』等3種運行模式,為其提供場地、培訓、原料、扒皮、維修、收購等服務,形成了『公司+合作社+農戶』運行體系。

村集體合作社每片葦簾提取服務費0.1元,年收入40餘萬元;對農戶日均編織葦簾10片以上、貧困戶在編織戶中佔比不少於20%的村,發展50-100戶或100戶以上的,每月獎勵3萬元或6萬元,預計年末達到標准的村40個,撥付獎金300餘萬元。
在原有收購價格基礎上,為激發貧困戶的內生動力,對貧困戶日均編織葦簾在10-20片或20片以上的,每片葦簾增加0.2元·或0.4元,及時按月撥付獎勵資金,戶均年增收5000餘元。
如今,皮膚黝黑的王玉芬說起話來總是帶著笑,『黨的政策好,幫我們家解決了難題,現在蘆葦廠子規模擴大了,我也要帶著更多的村民朋友一起勤勞致富。』王玉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