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6日訊(記者 孫英鑫)記者在6日召開的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一周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哈爾濱片區不斷釋放『制度紅利』、『政策紅利』,吸引了大量市場主體集聚。一年來,哈爾濱片區新增設企業3609家,同比增長73.6%,新設外資企業同比增長100%,招商引資項目46個,協議引資1720.04億元,『溢出效應』持續彰顯。
哈爾濱片區自獲批以來,堅持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作為創優營商環境的發力點和突破口,在推進行政審批提質增效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和創新。構建新型行政審批管理體系,開展了『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將全區97%的行政許可事權統一劃轉至審批局實行『一章』審批,並積極推進原審批職能部門工作重點轉向監管和服務。在全國首創推出了『一支隊伍管執法』,整合14個行業部門的執法職能,組建統一的綜合執法大隊。實現審批、監管、執法的無縫銜接。
持續推出利企惠民創新舉措,在全國率先試行『以照為主,承諾代證』改革,規定四類小型公共場所開業無需再辦理公共衛生許可,只需自主承諾即可開業運營,取消了這一原來需5個環節15個工作日辦結的審批事項,極大地便利了群眾,體現了『小改革、大民生』。
實施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即開工』改革,以『不破法律破常規,不增風險增信用』為思路,實行『標准地+承諾地+代辦制』改革,使審批時間大幅壓縮至9天內就可取得全部開工手續,審批開工速度邁入全國的第一梯隊;推行『一件事一次辦』改革,推出39項『套餐式主題政務服務』,率先建設了企業登記4.0版智能審批(秒批)系統,推出『離岸登記』服務,有效減少辦理環節和時間,促進了『最多跑一次』的迭代昇級。
運用大數據、信息化手段,實施『共享即懲戒』改革,推出『守信聯合激勵、失信聯合懲戒清單』等創新舉措,充分發揮信用約束作用。建立審批監管執法一體化平臺,提昇監管和服務效率,強化改革的風險管控。
同時,聚焦打造『面向俄羅斯和東北亞全面開放的承接高地』這一國家賦予哈爾濱片區的重要功能定位,積極打通對外合作的物流鏈、產業鏈、金融鏈和科創鏈等四個鏈條,實現對外合作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