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7日訊 自疫情發生以來,齊齊哈爾市老牌裝備制造企業在嚴抓疫情防控的同時,緊盯國內外訂單,危中尋機,賦能上下游,成為經濟恢復發展最有力的『定盤星』。今年1—6月,全市裝備整機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02.63億元,同比增長33.3%。
在中車齊車集團,車間內焊花飛舞,火紅的鋼錠經砸扁、搓圓形成一個個符合參數要求的配件,一根根鋼條在工人與氣壓錘的配合下,井然有序地形成所需要的規格,整個流水線上一派繁忙,中車齊車公司生產制造部計劃員崔虎范告訴記者:『7月份,鍛造車軸月產達到4488根,突破了去年創造的月產4177根紀錄,再次刷新歷史新高,鑄造鋼件交出3654噸,創下歷史新紀錄。』
面對疫情的不利影響,中車齊車集團在抓好防疫的同時不斷優化生產方案,持續提高作業效率,復工復產以來,用戶訂單穩步交付。6月,實現月產鐵路貨車1760輛,創歷史最高水平。與此同時,出口澳大利亞的134輛煤炭漏斗車、出口必和必拓公司的礦石車和出口韓國的濃硫酸罐車均按時順利發運。
數據顯示,中國一重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5.43%,利潤總額同比增長92.3%。疫情初期,中國一重加速推進外協配套本地化,不到兩個月將本地配套率提高到52%,一重還與配套企業建立聯動反饋機制,預付貨款4.56億元,產業鏈協同能力大大增強。中國一重核電生產部總經理葛樹義表示,為確保疫情期間生產不滑坡,我們緊盯國內外訂單,掛牌督戰重點項目,先後簽訂一系列重要制造合同和新產品項目。
在中國一重鑄鍛鋼事業部水壓機鍛造廠車間裡,萬噸水壓機正在趕制大型鍛件。班長馮永亮正在一旁與相關人員就下一步如何鍛造進行分析。對於最近生產的產品,馮永亮告訴記者:『疫情雖有影響,但影響不大,尤其是進入常態化管控後,許多訂單均比以往要多了許多,最近客戶催著要的產品特別多,計劃產量比上個月增長了1000噸,為了保證企業的信譽和品牌,必須加班加點趕出來。』
疫情期間,中國一重把攻關工程作為積蓄動能的重點工作,僅一季度企業就申報專利21項,其中發明專利18項,2項勞模創新成果獲國家專利,企業還拓展出風電等新業務板塊,風機軸新產品訂貨實現3.18億元。
市工信局副局長邊曉峰表示,面對疫情帶來的實際困難,齊齊哈爾市多家企業積極爭取、政府部門幫助溝通協調,加快推進配套本地化等方式,穩定了上下游產業鏈條。
在齊齊哈爾天重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正在抓緊為一重的配套鍛件進行加工,作為下游配套企業,在疫情期間,因中國一重的及時幫扶,上半年企業產值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0%。辦公室主任何秀敏說:『疫情期間,中國一重的資金非常及時,同時訂單還比平時增加了許多,對於一些技術參數要求高的,一重還有專門的技師進行上門技術指導,穩定了企業的經營生產。』中國一重黑龍江重工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關宏剛表示,產業鏈事關企業生死,這次疫情讓一重與配套企業間有了親人一樣的感覺。
在變局中不斷謀求創新和發展之策,是當今企業發展的『不變之策』。無論是大中型企業,還是小微企業,在新的機遇和挑戰下,只有夯基礎、強工藝、補短板,纔能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