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齊齊哈爾
搜 索
齊齊哈爾市農技推廣中心專家 針對受災三大作物給出補救技術指導建議
2020-09-07 11:04:57 來源:東北網-齊齊哈爾日報  作者:梁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9月7日訊 目前齊齊哈爾市農作物總體長勢良好,玉米、水稻處於臘熟末期,大豆處於鼓粒期,產量已基本形成。但近日,齊齊哈爾市遭遇臺風襲擊,降雨集中、風力極大,致使農田積水和農作物倒伏現象發生,給農作物生產帶來一定影響。為有效落實農業防災減災措施,力爭將損失降到最低,記者諮詢了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專家,針對三大作物給出補救技術指導建議。

  在水稻方面,首先要進行及時排水,有條件的可以酌情采取強排措施,防止本次臺風帶來的降水與稻田積水疊加造成澇災,避免稻穗發芽、霉爛。其次要分類應對倒伏。針對倒伏的水稻,應及時扶起,防止落地霉變,可因地制宜采用紮把扶持、竹竿挑扶等應變技術措施,盡量減少水稻產量損失;針對倒伏嚴重,秸稈稻穗平鋪田面的水稻田塊,由於目前絕大部分已進入臘熟末期,可直接機械收獲,用提前上市價格差來彌補損失。機械收獲時要在秸稈濕度相對較小時進地收獲,同時要降低割茬高度、減慢前進速度來減少收獲損失。收獲後的稻谷因含水量較高,應及時晾曬或烘乾塔低溫大風量烘乾,避免霉變損失;針對水淹嚴重又無法排水的稻田,可采取人工割穗的辦法,實現顆粒歸倉,減少損失。

  在玉米方面,首先要及時排水散?,及時排除田間積水,提高土壤通透性,促進根系和植株恢復生長。其次是分類應對倒伏。針對莖稈發生傾斜的地塊,一般先補救低窪易積水地塊,盡快排除積水,避免倒伏的玉米果穗沾水。如倒伏較輕(莖稈與地面夾角大於45°)的玉米地塊,一般不用采取扶直措施,讓其隨著生長自然直立起來。如倒伏較重(莖稈與地面夾角小於45°)沒有完全匍匐在地面的玉米,一般不提倡扶起,避免傷及根部同時減少人力物力消耗。如已經匍匐在地面且穗位著地的玉米地塊,要在倒伏48小時內將穗位及時墊扶起。扶起時要順勢扶起,避免傷根或折斷玉米,同時盡量避免損傷棒三葉,影響後期產量。可將每壟相鄰2-3株用繩或葉片捆綁在一起,就近取樹枝或已經完全折斷的秸稈將其墊扶起來,使穗位離開地面,或在每2-3株中間插木棍,將其綁在上面,待玉米恢復自然生長後,將繩剪斷;針對根折或莖折地塊,可對倒伏嚴重且莖稈或根折斷的玉米進行搶收,視情況用作青貯等方面,最大限度減少受災損失。

  在大豆方面,應及時排除田間積水,提高土壤通透性,促進根系和植株恢復生長。貪青晚熟地塊噴施葉面肥促早熟,低窪地塊預防早霜。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