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萊街派出所激發群防群治新活力
把平安建設觸角延伸到每一戶
黑龍江日報9月16日訊 時代在變,技術在變,為民初心不變。一茬又一茬的東萊民警不斷創新推動服務措施迭代昇級,一項項貼心舉措,如絲絲細雨滋潤著百姓的心田,群眾發自肺腑地點贊,是對『人民公安為人民』的最高褒獎。
『十戶一保、百戶一會』群防群治成為東萊『看家本領』
一所幼兒園的選址,竟取決於一個派出所的位置,這就是哈爾濱市公安局道外分局東萊派出所的魅力所在。
『東萊是百姓之家,挨著東萊,老師們安心、家長們放心、孩子們開心!』哈市道外區南勛幼兒園園長李曉梅感慨道,幼兒園最為重要的就是安全,與東萊派出所做鄰居13年,每次園內出現不安全因素,東萊民警總是一馬當先,化解危機。
東萊街派出所把守護一方平安作為主責主業,而群防群治更是東萊聞名全國的『看家本領』。
從『紅袖標』『小紅帽』『老太太巡邏隊』,到如今的『十戶一保、百戶一會』,東萊在探索社會治理新模式上不斷延伸平安建設觸角,這些自發組織成為東萊轄區別樣的風景,守護平安的重要力量。
『鍾奇峰,剛剛有一個男的來我店裡賣手機,我想看看手機好不好使,讓他解鎖,他說密碼忘了。我問他賣多少錢,他讓我看著給!這不對啊,不會是銷贓吧?』這是日前民警鍾奇峰在執勤時,他所負責的東萊所管片群裡彈出的一條信息。看到信息後,鍾奇峰迅速趕往信息所指的二手手機店,一邊詢問店主當時情景,一邊調取店家錄像。鎖定男子樣貌後,鍾奇峰又調取大量視頻,最終尋得該男子。經詢問及信息比對,發現該男子是一慣犯,之前在太古轄區因盜竊他人財物被抓過。
二手手機店老板的警覺性從何而來?他是東萊的『信息員』,被稱之為『治安耳目』,東萊民警向他傳授斷人秘籍。在東萊轄區像他這樣的『信息員』多達600餘人,微信群213個,為平安創建增加了保障。而300餘個高清監控探頭、5個高空『鷹眼』與派出所監控室實時連接,重點部位視頻監控全時空、全域化、全覆蓋,更是將東萊轄區打造成名副其實的『智安小區』,這裡真正實現了『人過留影、車過留牌』。
『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東萊民警靠微信群預警防控
『「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新時代的「楓橋經驗」為東萊指明了奮進的方向。』東萊街派出所副所長陳亮說,老一輩東萊民警靠『腳板』走百家,保障百姓平安,新時代的東萊人,植入現代信息科技持續創新,拉近警民關系,安全預警防控。
東萊街派出所轄區是哈市道外老城區的最大商圈,不到一平方公裡的面積內,聚集著陶瓷、建材、種業批發等各類大小商戶近500家,人流、車流、資金流集中。為了讓轄區居民安居樂業,讓商戶安心、舒心、放心,東萊民警建立了轄區企業警務微信群,搭建智能互動的全天候信息服務平臺,即時向轄區企業通報治安防范信息、警情、典型案例。利用轄區監控點位密集的優勢,東萊街派出所建立了企業『探頭站崗、鼠標巡邏、24小時人防』的人機結合智能防控模式,進一步織密『天網』,打造無死角、全覆蓋的監控系統,通過步巡、車巡、視頻巡邏三位一體的巡控機制,最大限度地為企業營造安全平穩的治安環境。
『張經理,請把昨天登記入住的人員信息給我看看。』
9月5日9時,東萊街派出所民警崔柏松正在轄區太谷公館核對前一日中介公司張經理提供給自己的日租客人信息,看看有沒有漏報的。
民警崔柏松負責轄區內的三棟公寓樓,共875戶,為了精准掌握住戶情況,維護良好的治安秩序,他把日租、月租、半年租等出租房源按網格劃分,分別建立不同的微信群。負責出租的中介公司和業主每天把新住戶的信息上傳登記,以備民警隨時查詢比對人員信息。
『堅持傳統戰法與信息作戰相結合,拓展「百家熟」工作內容,守護轄區平安。』東萊街派出所教導員單超告訴記者,東萊街派出所把轄區內的公路客運站、商貿市場、出租房、公寓房等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作為治理重點,研發了『微信采』小程序,建立房屋中介和出租人報備制度,推出『出租房屋分等級切塊管理法』『蛛網式公寓管理法』等行之有效的管理經驗,在轄區群眾中累積起了信任和支持,激活了社會『平安細胞』。
『每天下班後的五點半到八點,在太古公寓樓大堂總能看到小崔的身影,他就是百姓的「定心丸」。』東萊街道辦事處主任劉成巨指著正在給陌生住客登記的小崔,臉上洋溢著滿滿的『安全感』。『安全感』,這個帶著生活氣息的詞匯,承載著沈甸甸的民意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