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雙鴨山
搜 索
雙鴨山:北藥產業鼓起貧困戶『錢袋子』
2020-09-17 08:57:44 來源:東北網-雙鴨山日報  作者: 馬淑芬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9月17日訊 近兩年來,寶清縣夾信子鎮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將發展中藥材種植業作為促進農業昇級、農村進步、農民增收,助推精准扶貧的重大舉措,出臺扶持政策,大力鼓勵農戶發展北藥種植業。結合貧困戶大都年老體弱的特點,鼓勵貧困戶發展庭院經濟,創新啟動了『我有半畝園』庭院種植白鮮皮扶貧產業項目,全力推進『中國北方白鮮皮之鄉』建設。

  截至目前,夾信子鎮北藥基地已發展到4600多畝,年產量達500噸,帶動農民種植戶45家,畝效益達2萬元左右。全鎮105戶貧困戶全部加入到『我有半畝園』白鮮皮產業項目,激發了貧困戶的內生動力,由『輸血』變『造血』,鼓起了貧困戶的『錢袋子』,助力貧困戶穩定脫貧,持續增收。

  量身定做『半畝園』扶貧扶志促增收

  夾信子鎮團結村貧困戶於鳳艷夫妻倆在自家小菜園裡種了300平方米的白鮮皮。她掐指算了一筆帳,說:『鎮裡號召我們在房前屋後的小菜園種植白鮮皮,每年給我們1200元的租金和勞務費,4年後包收還給一大筆錢呢。平時除除草就行了,省心省力,比種菜賺錢。』

  夾信子鎮的貧困戶大都年老體弱,無法承擔重體力勞動。於鳳艷患有多種慢性病,乾不了重活兒,家裡上有90多歲的老人,下有上中學的孫子需要照顧,無法出門打工。自從2019年響應鎮裡的號召,加入了『我有半畝園』種植白鮮皮扶貧產業項目後,每年家裡有了穩定的收入.於鳳艷笑著說:『白鮮皮好伺弄,拔拔草就可以了。這簡直是給我量身定做的脫貧項目,不耽誤照顧老人和孩子,守家在地就能賺錢。』

  2019年,夾信子鎮政府經多方考察,結合全鎮貧困戶的特點深入分析,因戶因人施策,確定了利用自家房前屋後的空地種植白鮮皮的『我有半畝園』產業扶貧項目。

  順安康藥材種植基地是夾信子鎮大力扶持的一家中藥材龍頭企業。企業每年拿出7到8萬元的扶貧資金,與鎮裡一起幫扶105戶貧困戶在自家小菜園裡種植白鮮皮,全力推進產業扶貧的『造血』功能,加強對貧困戶的扶志扶智培訓。該基地對精准扶貧戶設立了扶持基金,免費提供種苗,為貧困群眾支付土地租賃費和種植管理勞務費,全程提供技術指導,保障中藥材產量和質量。

  同時,夾信子鎮農技中心跟進回訪。4年後,順安康藥材種植基地負責回收,價格隨行就市,保底價為6.5元/斤。銷售收入扣除秧苗款後,產生的利潤70%歸貧困群眾所有,30%歸村集體所有,用於建立全村困難群眾發展產業扶持基金,重點解決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難題。

  基地負責人康經宇說:『白鮮皮耐嚴寒乾旱,適合北方種植,具有清熱燥濕、祛風解毒的功效,而且種植的年頭越久越值錢,近年來價格穩定走高。疫情前後白鮮皮一公斤漲了25元,全國各地中藥材都很緊缺。』

  瞄准北藥調結構脫貧攻堅謀振興

  藥材種植是近年來新興起的致富產業,北藥憑借其獨有的無污染、無毒副作用、藥效持久的藥理特點,市場需求量巨大,成為藥材種植的首選項目。

  夾信子鎮黨委、政府瞄准市場,緊緊抓住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利契機,依托區域內豐富的野生藥材資源和適合發展藥材人工栽培的林地、耕地空間優勢,將北藥種植納入產業結構調整布局,出臺扶持政策,大力鼓勵農戶發展北藥種植業。加強北藥基地建設,打造集種植、收購、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北藥產業鏈,提高醫藥產業的規模化、集約化水平,助推高質量脫貧。

  北藥種植基地是夾信子鎮重點扶貧項目。緊緊圍繞南山裡三個村屯種植北藥的優勢,夾信子鎮重點推進千畝以上種植基地建設,主要有奮斗村1000畝白鮮皮種植基地和向山村、光輝村2000畝平貝、赤芍、玉竹、桔梗、五味子、蒼術等藥材基地。基地實施規模化、標准化、品牌化經營,為藥企提供本地道地藥材,支持引導『龍頭+基地+農戶』的聯合體,以龍頭帶基地,以基地帶農戶,發展訂單種植,把北藥市場做大做活。

  夾信子鎮通過采取『龍頭+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凝聚『貧困』力量,發揮『造血』功能,以中藥材產業發展為載體,以群眾增收為核心,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形成了『產業連體、合作連贏、富民強社』的發展目標,共助精准脫貧。

  中藥材產業作為夾信子鎮的三大農業支柱產業之一,是結合精准扶貧政策、響應鄉村振興戰略、融合全面發展的最佳途徑。2020年,順安康藥材種植基地對全鎮精准扶貧戶產品全部回收,並在奮斗村建設了7000平方米中藥材精深加工廠,帶動300多人在工廠、基地打工,優先僱傭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帶動貧困群眾增收。

  黨員創業帶富激活『一池春水』

  夾信子鎮黨委、政府結合寶清縣委、縣政府大力支持發展中藥材種植產業的總要求,發揮鄉鎮政府在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昇級中的示范引導作用,激發全鎮黨員乾部特別是領導乾部、農技人員乾事創業和主動投身發展北藥種植的熱情和決心,有力地激活了『一池春水』,全鎮廣大人民群眾人心思變、人心思進、人心思富,助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切實讓全鎮百姓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從2019年起,計劃利用3年時間在全鎮組織實施黨員乾部創業帶富(北藥種植)工程,致力打造『中國北方白鮮皮之鄉』。

  一是努力構建黨員群眾『手拉手』共同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良好工作格局。以藥材種植標准化基地建設為抓手,政府扶持引導、乾部示范引領、農民投資自建、土地流轉適度規模經營,促進全鎮中藥材種植向規模化、標准化、產業化、效益化方向發展。

  二是打造一批創業帶富示范基地。圍繞推動鄉村產業振興,深入挖掘『一村一品』、『一村一特』,探索完善黨群致富聯合體、『公司+合作社+黨支部+互聯網+』等產業新模式,將黨支部建在產業鏈上,將黨員乾部示范崗建在北藥種植致富項目上,創建一批不同規模、不同品種、不同類型的黨員乾部創業帶富示范基地。同時,鎮黨委、政府成立黨員乾部創業帶富服務站和指導服務隊,形成培育一個、影響一片、帶動一方的示范效應。

  三是培養一批黨員乾部致富帶富先鋒。優先幫扶黨員貧困戶脫貧,推行『123』帶富模式,即要求有幫帶能力的機關黨員乾部至少帶動2名困難農村黨員、幫扶3戶困難群眾通過藥材種植產業脫貧增收,健全黨員乾部結對幫扶貧困戶機制,幫助他們轉變思想觀念,掌握致富技能,找准致富門路,發展北藥種植。

  四是實施一批村級集體經濟北藥產業項目。圍繞推動扶貧產業開發和鄉村產業振興,統籌規劃『中國北方白鮮皮之鄉』發展願景目標和村級集體經濟產業項目,鼓勵支持農村黨員創辦、領辦、合辦專業合作社,提昇村級集體經濟現代化、專業化、規模化水平,實現黨員創業帶富、集體經濟增收、北藥產業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面。鎮內每年至少培育1-2個農村黨員創辦、領辦、合辦的促進村集體經濟穩定收入、輻射帶動廣大村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北藥產業項目。

  脫貧攻堅是鄉村振興的先手棋。下好先行棋,鄉村振興纔能夯實基礎。

  夾信子鎮中草藥產業不僅扶貧,而且富民。截至2019年底,夾信子鎮唯一的貧困村——團結村,徹底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村集體經濟蓬勃發展;全鎮105戶貧困戶全部脫貧出列,過上了幸福、快樂的新生活。如今的夾信子鎮,正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奮力奔跑,帶領全鎮人民建設更加美好、更加富裕的新家園!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