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黑河
搜 索
稻菽飄香季 金秋豐收時 ——黑河大地喜迎中國農民豐收節『路采』系列之二
2020-09-17 14:43:01 來源:東北網-黑河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9月17日訊 金秋時節,黑土地上稻菽飄香;豐收在望,農民臉上溢滿喜悅。在與廣大農民朋友聊起對美好生活的感觸和對未來期盼時,記者也感受到了滿滿的收獲。

  今年是愛輝區科華養殖場豐收的一年,從年初到現在生產小牛將近70頭,其中小母牛就有50多頭。負責人饒貴河說,一頭小牛平均1.4萬元,做夢都能笑出聲來。科華養殖場前身為愛輝區裕河大豆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了適應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充分發揮愛輝區天然草場的優勢,合作社轉型發展高端畜牧業,合作社將60公頃土地進行『糧改飼』,全部種植了青貯玉米,所承包的200公頃原生態天然草原用於自由放牧。養殖場采取夏季自由放牧、冬季集中飼養、成牛科學育肥的飼養方式,逐步擴大產業規模,同時向市場提供『綠色、有機、無公害』的優質牛肉,通過種養結合,真正實現過腹增值。目前,養殖場存欄200餘頭,去年購進試驗品種安格斯狀態良好,為了擴大養殖規模,養殖場正在籌建越冬棚,饒貴河還有一個計劃,那就是在黑河市區開一家門店,真正實現養殖、加工、銷售一條龍,讓黑河市民吃上放心、綠色牛肉。

  在北安市通北鎮新民村的菇[?][娘]田裡,人頭攢動,農民們正在搶抓晴好天氣采收菇[?][娘]果。種植大戶陳洋介紹說:『菇[?][娘]種植平均畝產達到2000斤以上,年頭好的時候每斤能賣到4元。今年擴大了種植面積,栽種了75畝地,用工量照往年翻了一倍不止,不少建檔立卡戶在這裡務工,不但解決了自身的收入問題,也解決了菇[?][娘]種植用工采收的問題。』正在田裡忙著采收的建檔立卡戶王春清喜上眉梢:『沒想到在家門口找到這麼稱心如意的活兒,這活兒不累人,務工一天就能賺100塊錢,這一個月就是3000塊錢呀!』

  家住嫩江市前進鎮中原村的村民馬傳斌,每日往返嫩江城裡和鄉村,近郊距離10多公裡的優勢,『種菜賣菜』成為增收渠道。今年49歲的馬傳斌,忙活菜園子已經有10多年,茄子、黃瓜、柿子、南瓜等品種,什麼時候育苗、什麼時候采摘,心裡算計很清楚。他介紹,院裡1畝多園子,再加上包種了3畝多的園子,全都種時令蔬菜,一夏天很充實;再加上家裡流轉出去1公頃的土地租金,過上小康生活沒問題。隨著天氣逐漸轉涼,菜園子也進入了尾聲,今年的菜園子也就『罷園』了。馬傳斌說,每年春播季節對於這一年要乾什麼、怎樣乾,我都會想好,憑著自己的努力把日子過好,生活起來有奔頭。

  遜克縣奇克鎮邊疆村書記苗建華自豪地告訴記者,近年來村裡人的幸福感越發強烈,看看我們村2017年入選第二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2018年被命名為省級文明村。這幾年縣裡立足俄羅斯民族第一村獨特的風情和沿江風光,打造了很多興邊富民項目,城裡人都來我們村裡旅游,農民收入年年遞增。說話間,苗書記把記者帶到村史館,看到了邊疆村過去的圖片,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村裡的巨大變化,苗書記介紹說:『經過多年的投資建設,邊疆村基礎設施持續完善且獨具風情。』村內建有村史館1個、俄羅斯族民房69戶、俄羅斯紅磚牆4600米、俄羅斯餐廳140平方米、休閑公園1500平方米等。為進一步將文化旅游資源轉化為經濟效益,遜克縣在邊疆村打造獨具特色的俄式民宿一條街,建設具有俄式風情特色民宿,以平均每天100元左右的價格對外出租,在高峰期民宿供不應求,年平均入住率可達到80%以上。村裡計劃逐步擴大民宿建設規模,持續帶動村民致富;計劃用三年時間,以弘揚俄羅斯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為主題,努力開發度假醫養、休閑養老、冬病夏治等增值項目,逐步形成集道地中藥材種植、藥材加工、特色醫養為一體的高緯高寒地區中醫藥特色產業鏈,全力打造『種植+康養+旅游』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項目。

責任編輯:張廣義

【專題】2020年黑龍江省農民豐收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