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9日訊(記者 葛金鑫 孫英鑫 周秘 劉楠)『我不簽!你們來村裡不就是為了簽個字、走個形式,轉轉就走,啥實事也辦不了!』這是2017年,綏濱縣電業局駐長山村扶貧工作隊第一次走進貧困戶徐金家要與他結幫扶對子時得到的答復。而時隔三年,當著記者面,還是這個徐金,指著牆上貼著的結對幫扶乾部的照片贊不絕口:『多虧他們了,不然哪有我的今天!』

貧困戶徐金前後態度的變化,可以說是扶貧工作隊入村扶貧三年來的一個縮影。
46歲的徐金中年喪子,妻子離家出走多年無音訊,讓他對生活基本失去了信心。用他自己話說,『兒子死後,就沒醒過!』因為喝完酒愛耍酒瘋,村民們都躲他遠遠的,就連他的親姐妹都不願理他。
『解決物質貧困先從解決「精神貧困」入手。』駐長山村扶貧工作隊第一書記黃永川提及當年與徐金對接時的場景,依舊記憶深刻:『家裡炕上、地下到處都是空酒瓶子,連摩托車上都掛著酒瓶子。』
而如今走進徐金家時,記者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大棚下,120只小雞悠閑地踱著步,新蓋的豬圈裡3頭肥豬在曬著太陽,屋後空地上還養了50多只鴨子和近100只大鵝,見生人到來嘎嘎振翅歡叫,好不熱鬧。
『頭茬綠色粘玉米產了7300棒,能賣三千塊,二茬玉米還有2000多棒,土豆子要起了,一袋四五十斤,賣25塊一袋……』聽徐金向大家念叨他的小賬,記者禁不住問:你家這日子是咋好起來的?
『人家這麼用心地幫我,我再不乾還好意思嘛!』徐金說。工作隊和幫扶人進村後多次到他家走訪,做他的思想工作,鼓勵他振作起來開始新生活。又先後幫他申請了補助救濟,送衣送鞋,帶資入企……看到了扶貧乾部的真心,感受到了他們的關愛,徐金覺得,自己再不能這麼醉下去了。
酒戒了,人勤了,生活漸漸走上了正軌。現在,徐金光養禽畜就能收入2萬多塊。『黃書記還說了,我只要好好乾勤勞致富,將來還要給我介紹個對象呢!』徐金笑逐顏開。

在長山村采訪,記者隨時隨地都能深切地感受到幫扶乾部與貧困村民如同家人般的親近之情。『做好農村扶貧,就要認門、認人,逐戶摸底調研,逐戶分析制定幫扶措施,既要敲開農家的大門,更要走近父老鄉親的「心門」。』黃永川說。
為了更好地為鄉親們排懮解難,工作隊進村最初就為每戶都張貼了工作隊的聯系卡,並制作了宣傳板、聯系卡懸掛在村部、小賣店等人員密集的場所。
在75歲的村民王桂榮家,老人家一說起扶貧乾部就很激動:『這些孩子可好了,有啥事兒打個電話就到!』王桂榮的孩子不在身邊,家裡條件也不好。曾兩次發病住院,都是扶貧乾部跑前跑後,還幫她買藥,報銷。她家養的大鵝和小雞,也是工作隊員扶持的,一年能增收三四千塊,家庭經濟情況大為好轉。
日子好了,村民們的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如今,當夜幕降臨,踏著歡快的音樂節拍,扶貧乾部與村民們共跳廣場舞,成了小村一道獨有的風景。
黃永川感慨地說,從進村到現在一千多個日夜,每天與村民生活在一起,看著他們生活的改變,打心底裡高興,感覺自己的苦沒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