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黑龍江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通過了《提高全省城鄉低保和特因人員教助供養標准的方案》。為了讓社會各界更好地了解相關情況,27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到省民政廳副廳長魏峰、省民政廳社會款助處處長左欣介紹有關情況,共同答記者問。

黑龍江省新出臺的低保政策,為困難群眾帶來了哪些利好舉措?發布會現場,省民政廳社會款助處處長左欣就此問題做詳細解答。
左欣介紹,今年民政廳會同省財政廳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做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指導意見》,旨在實施低保『擴面』工作,進而更為全面的保障好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這也是今年黑龍江省一個分量較重的文件,這個文件從四個方面為『擴面』提供了政策支橕。
一是擴大低收入困難家庭救助范圍。文件規定,低收入家庭中的重殘、重病人員可參照『單人戶』納入低保,保障標准按照當地『平均補助水平+低保金加發』來進行計算;將重殘人員的救助范圍由一級、二級重度殘疾人擴大到三級智力、精神殘疾人;我們還指導有條件的地區探索建立專項救助和基本生活補助相結合的低收入家庭救助機制,讓低收入困難家庭得到更為穩定的生活保障。
二是擴大臨時救助范圍。對受疫情影響無法返崗復工、連續三個月無收入來源,生活困難且失業保險政策無法覆蓋的農民工等未參保失業人員,未納入低保范圍的,由務工地或經常居住地發放一次性臨時救助金,幫助其度過生活難關;對其他基本生活受疫情影響陷入困境,相關社會救助和保障制度暫時無法覆蓋的困難群眾,納入臨時救助范圍。
三是擴大支出型貧困救助范圍。一方面,對家庭人均收入超出低保標准的困難家庭,因剛性支出較大、實際生活確實困難的,我們就按照支出型貧困納入救助范圍。另一方面,對經過家庭經濟狀況核算,確實超出財產認定條件的申請人,在遭遇重大生活困難時,我們規定各地可根據調查結果『一事一議』實事求是的予以處理,符合條件的納入救助范圍,確保不『漏保』。
四是擴大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范圍。文件規定,將特困供養覆蓋的未成年人年齡由16周歲延長到18周歲;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要全部簽訂委托照料服務協議,這項工作我們的要求是到今年底達到100%,使這類特殊困難群體得到較好的照料服務。
目前文件已在省民政廳官網公開,可以到官網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