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黑龍江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通過了《提高全省城鄉低保和特因人員教助供養標准的方案》。為了讓社會各界更好地了解相關情況,27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到省民政廳副廳長魏峰、省民政廳社會款助處處長左欣介紹有關情況,共同答記者問。

發布會現場,省民政廳副廳長魏峰介紹說,民政部門的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作為脫貧攻堅『五個一批』的重要舉措,一直擔負著脫貧攻堅的兜底任務,是解決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堅中之堅的最後防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托底安排。
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全省各級民政部門為了兜住最困難群體,保住最基本生活,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脫貧攻堅決策部署,按照『兜底、救急、提標、擴面』的基本思路,重點推進兩個方面工作:
一方面,精准識別和定位困難群眾,主動介入、及時掌握他們的困難需求。建立並實施了困難群眾預警監測機制,與扶貧、衛生健康、醫保等多部門加強聯動,對還沒有納入兜底保障的建檔立卡未脫貧人口,以及因疫、因災、因病導致生活困難程度加重的困難家庭等5類群體,予以重點關注,確保做到早發現、早介入、早救助、早幫扶,編密織牢基本民生兜底保障網。
另一方面精准救助和幫扶困難群眾,以群眾需求為導向落實落細兜底保障政策。今年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做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指導意見》《黑龍江省臨時救助工作規范》等近10份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文件,進一步補齊了救助工作存在的短板,讓政策更加全面、有效的覆蓋到各類群體,並且極大提昇了對重病、重殘以及貧困邊緣群體的救助效能。這就包括:對低收入家庭中重病、重殘等特殊人員,參照『單人戶』納入低保;對未脫貧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的重度殘疾人、重病患者,不再核對家庭經濟狀況,直接參照『單人戶』納入低保。對因為疫情、災情等特殊原因造成的臨時性、急迫性生活困難群體,以及符合條件的未參保農民工等生活困難失業人員,各級民政部門主動靠前實施救助,及時為他們發放一次性臨時救助金,幫助這些處於返貧致貧邊緣的群體和家庭渡過難關。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已經到了緊要關頭和衝刺階段。今年下半年以來,各級民政部門圍繞『六穩』『六保』大局,切實增強了責任感和緊迫感,以更加堅定的決心和務實的作風推動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落地生效,全面推進各項任務目標的完成。特別是,為了促進兜底保障政策更好更多覆蓋困難群體,近日,省民政廳出臺了《關於統籌全省民政領域資源 聚力脫貧攻堅兜底保障的實施方案》,也就是『五統五兜』實施方案。出臺這個實施方案的目的,就是要全面統籌和匯聚全省民政各個領域的資源,為脫貧攻堅大局服務,這也展現出民政部門『咬緊牙關』推進兜底脫貧工作的決心。
目前,民政部門已經充分調動起職責范圍內的五大類資源,其中包括大家比較了解的社會救助、兒童福利、殘疾人福利、養老服務方面,也包括社會工作、社會組織、社區治理、慈善捐贈等等方面,讓這些資源互相補充、互相配合,為困難群眾服務,把各項惠民利民的政策疊加起來,多角度的作用在困難群眾身上。『五統五兜』政策實施以來,受惠最大困難群體就包括困難家庭學子、困難殘疾人、孤困老人和『三留守』人員,以及生活遇到急難情況的群眾。
比如:對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未成年子女就學,民政部門給予保障金政策性加發;對因子女就學造成基本生活出現困難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對象、特困供養人員家庭,給予一次性救助。
再比如,省民政職業技術學校對貧困家庭學生開闢綠色通道,落實優先招生、優先選擇專業、優先享受助學政策、優先安排實習、優先推薦就業『五優先』措施。
民政部門還積極開展貧困重度殘疾人照護服務,對符合條件的以老養殘或一戶多殘家庭中的貧困重度殘疾人、無監護人或無照護人的貧困重度殘疾人,按照他們的照護需求,給予分類保障。
對農村『三留守』人員,我們將加大關愛幫扶力度,及時為困境兒童、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臨時照料服務。
對困難殘疾人,我們將全面落實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政策。實施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改造提昇工程。
同時,我們還將繼續做好因疫致貧群眾兜底工作,及時將受疫情影響導致基本生活困難的人員納入救助范圍,加快推進民政救助由物資救助為主向物資保障、生活幫扶、精神慰藉、心理疏導、能力提昇等多方面結合轉變。
在落實『五統五兜』政策的過程中,民政部門將繼續牽頭發揮好社會救助聯席會議統籌協調作用,聯合各個政府部門,促進信息共享和政策集成,提昇社會救助綜合效益,形成社會救助整體效應。
下一步,我廳將緊密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和『六穩』『六保』任務,抓好提標工作和各項政策有效落實,推進社會救助綜合改革,加強城鄉低保專項整治,織密紮牢民生兜底保障防線,切實維護好困難群眾的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