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齊齊哈爾
搜 索
不誤秋色美景 鶴城人『雙節』動起來!
2020-09-30 14:50:41 來源:東北網-鶴城晚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9月30日訊 『十一』、中秋節小長假,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市民們或自駕出游,或下農村享受農家樂,或帶孩子在本地游玩,感受歷史文化,即使不出門的市民也不忘鍛煉身體,市民們都想好好給心情放個假,無論什麼放松方式——

  鄉村游體驗采摘之樂

  國慶節、中秋節假期,有人選擇外出游名山大川,也有人選擇下鄉體驗,市民張女士就是其中之一。今年國慶節,張女士打算帶著女兒曼曼遠離城市喧囂,到甘南縣甘南鎮歡喜村親戚家,掰玉米、拔蘿卜、收土豆,在田間盡情撒歡兒,享受金秋美景和采摘之樂。

  張女士說,孩子生活在城市裡,每天除了玩手機就是看電視、玩淘氣堡,很少有機會能到鄉村轉轉,呼吸下新鮮空氣,親近下自然,甚至有的孩子長大了,連茄子苗和辣椒秧都不認識,更別提能分清谷子和高粱了。所以,自從女兒出生後,每年『五一』、『十一』假期,只要有時間她和老公都會帶

  著女兒到農村叔公家和姑婆家玩玩,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兒。通過這些活動,不僅培養了孩子的勞動意識,更讓他們體驗了勞動帶來的收獲與快樂。同時,也讓他們體會到『粒粒皆辛苦』的含義,做到平時愛惜糧食、不挑食、不浪費糧食。

  帶爸媽游是『心』的溝通

  『國慶節長假打算怎麼過?』『是瀟灑地出去旅游,還是回家看看?』在即將開啟長假模式之際,這類話題再度觸動著許多人的心弦,成為假期裡繞不開的話題。記者通過走訪發現,出游是部分市民的首選,『帶著爸媽去旅行』也成為不少市民的最新出游計劃。

  9月24日,記者在一家旅行社看到,市民正在翻看各種景點宣傳冊,諮詢旅游線路等相關問題。『去雲南大理價位是多少?沿線還有什麼景點?住宿有什麼標准?』夏小姐向旅行社工作人員詢問。夏小姐表示,難得放長假想出去走走,多感受一些異域風情,並多一些難忘的記憶。

  趁著黃金周,帶著父母自駕去旅行,已成了當下市民新興的過節方式。距離國慶節還有幾日時,襲女士就已經早早在日歷上畫上了放假回老家探親的日期,並准備好了各樣禮品。『從工作時算起,不知不覺已經20年了,雖在齊市紮了根,可一直放心不下千裡之外的父母。他們已經年邁而我卻陪伴不了左右,大事小情都要哥哥幫忙來照顧他們,我心裡愧疚。終於到了國慶節小長假,我想自駕回家看看,並帶著他們去旅旅游,彌補一下平時親情缺席的時光。』襲女士說。

  留在鶴城也有滋有味

  因為家裡有上學的孩子,很多家庭今年『十一』小長假不准備外出遠走了,他們計劃著留在家裡,本地游玩也要過得有滋有味。

  鄒女士和孩子早已做好攻略,將開始追蹤鶴城歷史文化之旅。市博物館—昂昂溪遺址—羅西亞大街—江橋抗戰紀念館—塔子城遼金遺址。梅裡斯哈拉新村—甘南音河水庫—金長城遺址公園。途中再領略下泰湖國家濕地公園,碾子山軍工文化,沿途欣賞下五花山,甘南水庫吃鮮魚等,既能讓孩子了解自己生活的這片土地的古代文化和歷史變遷,也欣賞了美景,品味了美食。

  姜先生和孩子都喜歡騎單車,孩子假期還有課,為了既不影響學習,又讓孩子假期過得豐富多彩些,假期裡,每天都有遠近騎行計劃。『騎行是最開心的,出汗後全身輕松,緩解學習壓力,也鍛煉自己的毅力。』上初中二年級的小姜很喜歡大自然,特別是秋天,五花山層林盡染,色彩斑斕,豐收的大地碩果累累,金黃色的麥浪,壓彎腰的向日葵。騎行可以隨時停車,到采摘園裡吃葡萄、摘沙果,到田地裡掰苞米,西瓜地旁吃西瓜,度過一個別樣的假期。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