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齊齊哈爾
搜 索
碾子山區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見成效
2020-10-05 15:07:44 來源:碾子山微宣傳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近年來,碾子山區以全力推進全域旅游發展為總抓手,緊緊圍繞『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這一主線,建立健全文化旅游融合發展規劃體系,精心策劃文化旅游特色項目,強力推進文化旅游景區建設,積極打造知名文化旅游品牌,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已見成效。

  2020年上半年,碾子山區經受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驗,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旅游產業全面啟動,快速復蘇。上半年累計接待游客84.45萬人次,同比增長10.68%;實現旅游收入1.47億元,同比增長9.5%;上半年旅游主導產業增加值為6300萬元,同比增幅16.67%,佔GDP的11.8%。

  在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過程中,碾子山區堅持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市場運作的模式,構建全域旅游管理體系。秉承高標准規劃理念,編制完成《碾子山區全域旅游規劃》、《運動特色休閑小鎮策劃和體育專項規劃》等科學規劃體系。並將全域旅游創建工作納入到全區各部門三定方案中,實施『全域管理、一崗雙責』的發展模式,形成全區上下聚焦旅游產業發展態勢。

  碾子山區還通過實施『科級以下找信息,區級領導談項目』的全員招商引資新模式,組建產業專班11個,成功簽約引進涉旅大項目5個,總投資額達12.95億元,為該區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碾子山區文體廣電和旅游局局長王玉文介紹說:『為增強文化旅游產品競爭力,我區持續實施華安軍工文化園、興安山風景區、敖包嶺山地運動賽道、金長城民族文化區、城市商業游憩區『五大核心景區』提昇工程,形成了『春賞花、夏漂流、秋采摘、冬滑雪,常年游軍工,四季有賽事』的全域、全季旅游模式。同時,加大紅色旅游開發力度,打造『全景黨建+全域旅游』紅旅品牌,為黨建、團建活動提供服務平臺。針對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十一期間,我區設計了三大類7條線路的健康型旅游產品,實施『五個免費』政策,對65周歲以上老年人群體、醫護人員、消防戰士、軍人、中高考學生群體實施免費政策,增加惠民措施20項。』

  碾子山區不斷挖掘『五史』文化內涵與旅游資源充分融合,依托金長城遺址資源優勢,積極申報金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項目,已成功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中;面向社會征集歷史文物2900件,為籌建碾子山歷史文化博物館做好准備;對軍工文化園進行提昇改造建設,將軍工文化與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有機融合,修建室內炮彈博物館,展陳國內外各種口徑的炮彈;華安軍工愛國主義教育的研學中心『戰炮英雄營』,佔地面積6100平,擁有大師工作室、彈藝手工坊、野戰排、軍工科學家、戰炮文工團等研學項目,可同時容納200人住宿、就餐、培訓和研學;圍繞火炮實彈射擊,新研制105旅游空包彈投入使用,軍工文化更具特色;著重從文化創意的角度對歷史遺跡等旅游產品進行重新打造,讓沈寂的歷史活起來,通過繪制文化牆、在登山石階上彩繪蛇圖案、將神話故事編入導游詞中,展現石文化魅力;保護性修繕了文化宮,建成山城影劇院,推出大型金代歷史舞臺劇《又見--金風鼓韻》,並與中影集團合作,填補了幾十年沒有影劇院的空白。連續舉辦九場『山城之夏』音樂會,讓游客欣賞到獨特的山城文化盛宴。

  碾子山區以旅游消費為核心,加快旅游產業鏈條培育。突出特色購物,推出麥飯石系列、軍工紀念系列、體育賽事衍生品和土特綠色食品等一批特色商品;建立餐飲業服務標准體系和投訴管理機制,對餐飲業實行量化分級管理;加快旅游接待服務設施建設和改造昇級,實施住宿企業旅游標准化建設;叫響『十萬山城人,十萬志願者』的志願服務品牌,有效提昇山城旅游服務質量。

  碾子山區將繼續堅持『旅游立區』的發展戰略,強勢推進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國家運動休閑特色小鎮、中國麥飯石之鄉等創建工作,著力建設文化旅游強區,不斷推動文化旅游產業實現大發展和快發展。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