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2日訊(陳丹華 田暢 記者 那鵬翔) 自扶貧工作開展以來,齊齊哈爾市依安縣牢牢把握『精准』二字,聚焦『一超過、兩不愁、三保障』脫貧目標,強化組織領導,堅持問題導向,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其中湧現出了一批優秀的扶貧乾部,他們踏實肯乾,謀產業,促就業,將扶貧工作高效優質的完成。
興旺村是貧困村,村集體債務多,經濟基礎薄弱,脫貧難度很大。
2017年5月,依安縣退役軍人服務中心主任李瑩主動申請,經組織批准被派往上游鄉興旺村擔任駐村工作隊隊長。他幫助村裡經營木耳和蔬菜大棚,累計為村集體增收超過8000元;爭取39.2萬元水庫移民後扶資金建設路燈、修繕進村道路。村裡辦起肉兔養殖場,年可為村集體增加收入22500元,貧困戶人均增收300元。
2018年,李瑩被抽調到光伏產業推進辦公室,負責開展全縣光伏產業建設工作。依安縣光伏扶貧電站全部建成,45個電站年發電量穩定在2500萬度以上,可為全縣每個貧困村增加集體收益3萬元以上,2019年為全縣建檔立卡戶人均增收500元。
新發鄉利民村建檔立卡戶姜艷華因殘致貧,撫養兩個女兒,生活艱難,平時靠其父親的接濟和給鄉親織補維持生計。2019年姜艷華父親去世,讓原本不富裕的家庭更加捉襟見肘。
李瑩馬上聯系縣金華制衣廠,給姜艷華提供些織補的活計,每月可收入1500元左右。幫助其女兒姜濤爭取助學補助1000元,在入戶幫扶時多次自費為其送去衣物、書籍和生活必需品。
教書育人,應率先垂范。焦寶利是依安縣第三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從教36年來,始終秉承終身學習的教育理念培養了一代又一代人,被譽為最『有愛』的『孩子王』。
『幫扶工作要真正知道貧困戶需要什麼,讓大家有富起來的志氣!』焦寶利將貧困戶當做親人對待。此外,他資助10名家庭困難的高中學生,資助金額超萬元。
『腰包鼓了,這過日子的心思就盛了!有了這勁頭,還要多虧你啊!』建檔立卡戶武大爺的一句話讓焦寶利有了新的想法。針對貧困戶偏向老齡化的現狀,他抓住依龍鎮合資入股辦企業的機會,拿出5000元幫助貧困戶墊資入股永鑫農民專業合作社。2019年年底除歸還本金外每戶獲得了200元的分紅。他幫助貧困戶姚純江等人將97.64畝的土地以平均每畝高於市場近百元的價格進行流轉,共增收7264元。
依安縣的黨員乾部將扶貧工作當成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用他們的辛苦指數換來了百姓的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