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金秋時節,中華大糧倉黑龍江采取人機結合的方式,起早貪晚,搶收秋糧。目前,全省農作物已收獲9500多萬畝。
在哈爾濱五常市金禾水稻種植合作社,近9000畝水稻迎來收獲黃金期,可近期降水頻繁,農機下不了地。眼瞅著水稻開始折穗,面臨減產風險,合作社決定見縫插針,抓住晴好天氣,一天當做兩天用,人工機械齊上陣搶收秋糧。

在泥濘低窪地塊,一百多名農民揮動鐮刀,不一會水稻就整齊碼成了垛;在較乾的地塊,合作社通過自有和外僱的70輛大型收割機高效作業。
雖然地裡泥濘不給力,但拉糧車、收割機高效配合,收割效率跟往年差不多。記者在現場看到,不到21分鍾六畝地就全部收割完畢,按照這種效率8萬畝地不用10天時間就可以完成收獲。

收獲期雨水頻繁也給後期糧食烘乾增加了難度,五常市各大晾曬場全面開放,烘乾塔晝夜搶工,力保收獲糧食不變質。
五常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孫朝暉介紹,人工收割的部分,11月初實現人工脫粒;機械收割已經進入糧倉進行烘乾,玉米現在收割進度大約在20%,預計10月20號左右,玉米收割結束。
在哈爾濱市雙城區新興街道新勝村,經過改裝後的收割機在玉米地裡來回穿梭,不一會兒,貨車就堆滿了黃燦燦的玉米棒。
今年,隆鑫合作社的部分玉米出現了倒伏,為了應收盡收,合作社早早改裝了10臺收割機,專門用於收獲倒伏玉米。這兩天,理事長石磊又訂購了幾臺顆粒收割機,加快收獲進度。

在相隔不遠的鏵鎰農機合作社聯社,同樣是一派繁忙的收獲景象。玉米顆粒收割機收完倒伏的玉米後,十幾名農民還要再篩一遍,爭取不損失一粒糧食。現在聯社的12萬畝玉米已搶收8萬多畝。
今年,哈爾濱市雙城區秋收時間較常年提前一周左右,目前,全區玉米、水稻、大豆總共已收面積80多萬畝,青貯、薯類、小麥、花生等作物收割已基本結束。

今年黑龍江省采取對改裝玉米、水稻收獲機進行補貼,調度南方水稻鏈軌收獲機參與水稻收獲作業等方式,提高收獲效率。截至10月12日,全省農作物已收9500多萬畝,其中糧食作物已收近9000萬畝。